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媒体集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集萃

光明日报:IP光环消退,影视业回归理性


近年来在影视娱乐行业,IP改编从崭露头角发展到了疯抢囤积阶段,不论是制片人还是导演,拿到一个大IP就犹如吃了一颗“定心丸”。IP究竟有怎样的魔力?难道拥有一个好IP就可以天下无敌吗?

 
  在近日举行的2016中国泛娱乐创新峰会上,编剧张志成直言:“现在并不是IP时代,而是IP沉淀出品牌的时代。”这个观点得到了与会人员的一致认同。东方梦工厂的许鹏翀也表示:“IP最重要的是品牌化和长期化,把它打造成长期的品牌,这个IP就成功了。”
 
    热门IP遇冷
 
  不可否认,一些被寄予厚望的“大IP”,最终得到的市场回馈令人失望。在电影领域,由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爵迹》,作为粉丝电影曾被一致看好,但其票房不到4亿元,据悉最后以亏损4亿元告终。《爵迹》仅依靠粉丝的力量支撑票房,不够充实的内容本身却无法吸引更多普通观众的关注和认可。在电视剧领域,被视为暑期档热剧的《青云志》《九州天空城》《幻城》等热门IP剧目,收视率也没有预想那般火热。“虽然通过IP转化的影视作品扎堆,但现象级作品依然缺失,归根结底还是品质不够。”制片人何弦对记者说。IP常常让业界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一直以来,影视行业把IP当成“成功宝典”。然而,残酷的现实在今年开年,如一盆冷水泼向了一大批制片人和制作公司。电影《美人鱼》没有任何IP“加持”,却用9天突破了20亿元票房。有IP的玩不过没IP的,IP的“神话”逐渐被击破,业内人士纷纷开始质疑,“尽信IP,不如无IP”。在本次论坛中,大多数业界人士认为,购入优质大IP只是起点,绝不代表产品的必然成功。
 
    IP内容精品化是趋势
 
  许多人垂涎IP,是因为IP自带的粉丝,能够成为影视作品的基础观众,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这无疑是一个安全的“保底”。IP之所以成为IP,是因为优质内容经反复沉淀,积累了大量粉丝愿意为其买单。影视团队拿来优质IP后稍作宣传,也能够轻松将该IP的粉丝吸引过来。在拥有巨大粉丝量的基础上,失败的风险就会降低,收获高回报也较容易。
 
  拥有一个好的IP,若是不用心将其转化,就算原本再成功的构架,最终的作品也会被诟病。“从IP到品牌,要经历一个艰辛的过程,需要沉淀,需要市场的残酷检验。品牌需要用户认知度和知名度。”香港编剧张志成认为,好的IP需要好好打造。若森数字的CEO张轶弢也表示,做IP和做企业是一样的,对作品要有匠心、恒心和良心,对自己的观众、玩家和粉丝要有诚意和敬意。
 
  慈文传媒首席品牌官赵斌表示,抢占用户也要从内容入手,因此内容必须要走精品化路线,才能弥补之前疯狂囤积IP的损失。
 
    行业需要回归理性
 
  近几年来,网剧与网络大电影发展迅速,内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状态。粉丝经济已经成型,伴随着移动支付方式的发展,“网生代”的消费能力不容小觑。但快速发展中的影视行业令人担忧。面对如此火热的市场,腾讯网副总编辑杨瑞春认为:“当我们去看娱乐产业的时候,就会觉得它非常的魔幻,繁荣与泡沫共存,行业发展过于迅速,而所谓的秩序、规则还未能完全建立起来。”在制片人朱振华看来,现在很多非专业影视人花高价买IP,然后在这个行业中不停炒IP概念来赚快钱,导致现在整个IP市场泡沫越来越大。
 
  泡沫之后,行业需要回归理性,挤掉原本不属于它的泡沫。今年以来,电影票房增速呈放缓态势,资深传媒人蒋为民呼吁业界应当理性看待这一现象:“在3到5年内的市场环境下,比较好的结果是影片不要拍那么多,让更好的电影出来,无论票房怎么预测,只有大量的企业能赚到钱,行业才会进入有序的轨迹。如果大部分人都是在玩票,行业不会进入持续性阶段。”
 
  狂欢过后,影视行业终究要回归理性,精耕细作。中国电影股份公司董事长喇培康认为:“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业界不用恐慌。”只有好的内容才能受到观众与市场的喜爱和认可。再好的IP也只能在优质内容的支撑下光彩夺目,无论怎样,只有内容至上,才能赢得掌声。(记者 牛梦笛)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