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盟员心语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盟员心语

 

 

 

 

和谐社会与传统文化

 

 

 

董月明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坚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理念,正是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并本着“民族性”和“现代性”原则,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五千年中华民族所创造的与中华民族生活方式相适应并积累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是儒道释的有机结合,孕育了我们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规范。中华文化是一种包含多种要素的思想体系。其中包括大道运行、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理想追求;和而不同、贵和执中的哲学理念;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励志报国、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情操;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以人为本,舍己为人的价值取向和崇礼重德、重义轻利的伦理观念等等。这一切理念无不倡导社会走向和谐。

早在三千多年前,甲骨文就出现了“和”字,本义是指不同事物的和合,后引申为“和睦”、“和谐”。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和谐为待人处事的规范。主张“和而不同”,提倡“中庸之道”。孔子提出“礼之用,和为贵”;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老子盛赞自然美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董仲舒则认为“德莫大于和”,从而把和合文化提高到道德最高标准。程子“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凡事“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这是指的工作方法和待人处事之道,不能“过”也不能“不及”,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不闻不问,正确处理好知天、知人和知己的关系。

从宏观上讲,整个中华文化以和谐为价值取向,在人际关系上主张推己及人,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主张天人合一,崇尚和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这和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追求科学发展、讲究以人为本一脉相承。人本文化指人的教化。孔子倡导“仁”的价值观,“仁者爱人”,倡导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和宽容忠恕的人文精神。儒家文化以道德为中心,重人伦和道德修养,提倡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义、礼、智、信,并形成了许多传统美德,如精忠报国、仁爱孝悌、谦和好礼、克己奉公、修身慎独、勤俭廉正、笃实敦厚和好善乐施等。因缘学说是佛家用以说明生命和世界的缘起,要求人们行善以求解脱的理论,认为宇宙万物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原因和条件构成的,从而就有了“因缘果报”,由此引申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观念已深入人心,并且完全融入了中华文化的道德约束和道德自我完善理念,成为许多志士仁人的精神家园和最终归宿。道家也认为,自然的本质状态是“无为”,指引人类返朴归真,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的相生相容,汶川地震的救赎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这种文化的注脚,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社会何愁不和谐?

胡锦涛在耶鲁大学的演讲中说:“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始终没有中断、连续五千年发展至今的文明,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面对这一文明的继承者,我们要古为今用,从中领会其思想文化渊源和脉络,吸收其中优秀的文化养份,将有用的价值取向、哲学理念、思维方式和伦理观念运用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今年是新中国六十岁生日,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确立六十周年。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60年的实践中,正是运用传统文化处理“同”与“异”的关系,把和谐的内涵运用于政党关系之中,以合作、协商、包容代替竞争、攻击、倾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精诚合作,同舟共济,方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在多党合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扬传统文化,营造宽松和谐的政治环境,求大同,存小异,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全面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使社会达到真正的和谐。

 


作者简介:董月明,青岛市盟员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