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艺海驰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驰骋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记国画家关友声先生

 

 

 

富春江上                                                                                         关友声

 

关友声(1906–1970)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民盟盟员。名际颐,字有声,号嘤园,山东济南城北洛口镇生人。关友声出身富商之家,其家庭鼎盛时期,从共青团路到芙蓉街多有关家商号。关友声幼年聪明过人,7岁入家塾学习四书五经。其名字取自《诗经》中的“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他的一生也的确是在与朋友交友唱合中度过。生性好动的他爱好广泛、博采众艺,为他后来治学求艺开辟了广阔天地。关友声将毕生的经历和财力都投入到对艺术的挚爱中。家中藏有历代名家真迹,遇到心仪的字画,仍不惜重金购买,这为他以后走向艺术之路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关友声早孤,其兄长关松坪将他抚养成人。受其兄影响,幼年的关友声偶尔操笔作画甚得其道。关友声崇尚新学,从王吉甫学英语,从王香荪学文史。王吉甫、王香荪二人是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饱学之士,同关家兄弟交往甚密,对关友声管教也很严格。关友声从其二人学习两年,奠定了坚实的新学基础,为以后在山东大学求学做好了充分准备。1928年,关友声从山东大学国学系毕业,随后去北京正式拜吴秋晖为师,学习诗词歌赋,为他以后的诗词创作做了很好的铺垫。1930年,关友声在北京结识了著名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张大千、惠孝同、张伯驹等。其中与张大千最为莫逆,张大千经常往返于京沪两地,途经济南,便常来关友声处小住,二人关系非常融洽,结为秦晋之好。1938年,关友声到北京看望张大千,二人同起居半年之久。离别时,张大千将其所藏高风翰画赠郑板桥的花卉卷赠送给关友声,以古人交往喻二人之友谊。并题书以抒怀:“戊寅夏五,与友声道兄重遇故都,去年历下之游,又一年矣。劫后无恙,相顾忻然,不知明年,又在何处?出此为赠,以为他日相见之养,为共一笑也。爰。”

关友声自幼爱好广泛,书画、戏剧、诗词皆有极深造诣,独以书画名世。幼年时常到戏院听戏,结识了很多戏曲界朋友,如程砚秋、梅兰芳、俞振飞、裘盛戎等。关友声一生以从事艺术为主,更以教授艺术为乐,为传播艺术而不懈努力。20世纪30年代,关友声发起创办了济南国画社,从事艺术教育3年,前后有学生五十多人。其间,著有《山水布局谈》、《国画题跋谈》。继后,关友声又创办齐鲁画社,主编《艺术周刊》,介绍艺术之事。1935年,关友声到湖南、湖北、江苏等地游学,期间到黄山写生,使他得以同吴湖帆、徐悲鸿、傅抱石、刘海粟、谢稚柳、陈之佛、李毅士等结识为友。他们在一起切磋技艺,互采所长,关友声从中受益匪浅,画艺大增。这一年《关友声画集》问世,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画集,老舍先生为其画集作了序,可惜现以遗失。关友声与老舍相识于1931年,那时,老舍受齐鲁大学聘请来济南任教,关友声在齐大国学研究所从事古籍整理工作,二人一见如故,两家又相距很近,便常相往来。老舍经常看关友声作画,并一同下棋、谈论书画诗词等。老舍先生赞美关友声“人格的美与艺术的美之调合”。还曾赋诗一首称赞关友声的绘画艺术:“覃思画境秀如秋,敛尽锋芒绘浅愁。墨末到时神远嘱,笔留余意树微羞。山丛心里生云气,露在毫端滴势头。俱是空灵诗韵味,天边语响落轻舟”。“文革”期间,老舍在北京遭批斗,关友声受到牵连。1945年执教于济南南华学院,教授诗词及书画题跋与欤式学。还曾在湖南师范学院任教。1959年应聘为教授,执教于山东艺术专科学校,任国画系副主任。

先生从小入私塾学四书五经、诗词歌赋,具有典型的齐鲁文化所孕育的美好品质。他为人敦厚、含蓄谦逊;他广交朋友,济人为急,乐善好施;他热爱祖国,拥护共产党,积极参加社会事务;他为人师表,恪尽职守,在艺术上他兼容并蓄,广涉众艺。关友声的这些品质与齐鲁文化以“仁”为本,重礼仪、尚德义一脉相承。他乐善好施,济人所急帮助落难邻里;他热心社会公益,为之四处呼吁,慷慨解囊;他温厚待人,不露名人气派,更不以狂浪的行为以清高;他热爱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竭心尽力,谆谆教导;他言传身教,亲身示范,爱生如子。

先生的作品笔墨淋漓,浑厚雄健之中透出隽秀灵逸,不但物境的壮伟或闲逸是由心境而然,就是物境的形式之美也是随心所欲。他笔下的山水墨宝浑厚而灵动,使人神凝、灵动令人气爽。关友声的山水画大致分两种:一种为水墨设色类,以水墨为主,辅以淡赭石、花青、石青、石绿设色。结构紧密、文润秀雅,松动自然。如《富春江上》、《佛山新貌》、《玉皇山上远眺》、《黄山天海西望》。另一种是水墨类,作品大多用笔大刀阔斧、笔力苍劲淋漓,变化丰富而灵透,极具水墨写意山水画的神韵,如《云殊台下看云海》、《雨后飞泉》等等。总之,无论水墨类还是设色类,关友声的山水画结体都简洁概括而又浑厚博大,既有北宋山水的雄强,又不失南宋山水的秀润,这正是关友生山水画的独特之处。“他的山形体量厚实博大,就像他的人那样敦敦实实的有仁者相,有雕塑感。然而又有云水游动其间,章法也时有巧构,像他的词作那样洋溢出智慧,他最喜欢以奇松入画,那姿态就像他扮演黑头角色时,稳中有变的亮相。”(刘曦林评语)这段话基本概括出了关友声此时期的山水画特点。

先生思想进步,热心于社会主义艺术教育事业,并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如:参加各种公益画展,举办多种形式的艺术讲座等。因其广泛良好的社会影响,关友声被推举任山东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山东美协常务理事等职务。正当关友声满腔热血,为社会艺术事业鞠躬尽瘁的时候,“十年动乱”开始了,关友声被打成“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抄家、游街、批斗、劳改,受到非人折磨,大量名人字画被洗劫一空。他的妻子不堪屈辱于1968年悬梁自尽。两年后,也就是1970214(元月初九)关友声突发脑溢血,含冤去世,一位多才多艺、诗书画三绝的艺术家与世长辞,终年仅65岁。

中国画向来注重人品与画品并重。关友声的书画就如他的人一样。老舍先生赞誉他的厚道与勤奋说道:“他的画正如他的人,笔墨深厚而灵动,足以代表他自己。”赞美他的作品是:“人格的美与艺术的美之调合”。他的学生刘曦林说关友生的山水:“我总觉得那山是他,那树是他,那云也是他。都是他的人格、底气、修养的迹化。”关友声博涉众艺,弈棋、戏曲、诗词、书画样样精通,在一位现代画家身上能集中如此多样的艺术是很难得的,而且成绩斐然,也是非有大才情者所做不到的。关友声喜欢弈棋,平时从不轻易与人下棋,但只要遇到国手或挚友时必与之对阵。关友声喜欢戏剧,有“顾曲周郎”之誉。关友声喜欢写诗,更善填词,著有《嘤园词》、《友声先生词草》。关友声的章草笔力雄强而隽永,含而不露锋芒,正所谓蕴润内涵,端庄而萧疏。启功先生说关友生的章草“笔势强雄遒上,想见其人品严正。”刘曦林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中说:“关友声的章草在现代书法史上是数一数二的,这一方面来自多年的苦功,另一方面当他书写自家诗词的时候,变化作了自家‘写心’的‘关家样’章草,体现的不仅是功力,不仅是质朴深厚的个性,更重要的还是那书法所载的诗思和温情。”今济南趵突泉内“漱玉泉”就是关友声所题。直到今天,还有许多学书的人受关友声章草的影响。

“初学画者必从师古人起,此继传统之捷径;再外师造化,得自然之趣;中悟心源,参以同道,期乃可由传统笔墨化为时代作品也。”这是关友声谆谆教导学生的学画语录。他深知中国山水画是一个各种素养于一体的综合艺术,书画一体,不善书者是画不好笔墨的;画室无言诗,不读万卷书就难有书卷气,难以把握山水画隽永深邃的意境;不行万里路,不饱览名山大川,就不能开阔胸襟,不能创作新意。几十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是他成绩的结果。关友声山水画创作根植于临摹、写生、创作之路,他喜欢新学,但并没有走中西融合之路,而是从传统中师从造化,因此,他的绘画具有纯正中国画的笔墨神韵和空间造型意识。他学习传统,没有南北宗门户之见,兼容并蓄。因此,他的画作既有北宗的雄强浑厚,又不失南宗的清新秀润,结构严正而又笔墨生动。他原本是现代山水画坛上屹立于齐鲁大地的一尊东岳,齐鲁文化把关友声养育成了齐鲁大地上的东岳泰山。

 

                        (民盟山东艺术学院支部供稿  执笔人:孟晓乐)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