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艺海驰骋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艺海驰骋

 

 

 

 

蕴玉不露  大美不言

 

——记山水画家刘鲁生先生

 

 

 

武当烟云                        刘鲁生

 

刘鲁生(1917–2003),山东艺术学院教授,民盟盟员。原名刘如阜,别号泉溪室主,国画家、教育家。1918年生于山东省菏泽市。生前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艺术顾问,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山东画院艺术顾问。山东省第六、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

刘鲁生六岁入私塾习字读书。水泊梁山自然纯真的山水孕育了他痴迷于绘画的天赋。强烈的学画欲望驱使他最终没有眷恋家园的自然美,而是带着生命的希望,毅然投身于一种新的生活。1939年,在硝烟炮火之中刘鲁生辗转山东、河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各省之间,历尽千辛万苦,9月,负笈于国立艺专。师于潘天寿、傅抱石、黄君璧、吴弗之、李可染诸先生,研习山水、花鸟、人物和美学艺术史论。从此,他抱着一腔夙愿,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中国画事业。其代表作品有:山水画《崂山秋色》、《历山烟云》、《飞瀑图》、《华岳揽胜》等;松柏系列《泰岱松云》、《黄山松涛》等;芦苇飞雁系列《惊雁》、《芦雁图》、《平沙落雁》等。特别是他的山水画,宋元为宗,变以明清,大丘大壑,烟云映掩,讲究笔法,崇尚意境,追求苍劲、浑厚、嫣滋、古朴的艺术风貌,自有一种恢宏庄严的浩然气荡漾于画面,兼作松石竹木亦苍劲秀润,引人入胜。作为一位美术教育家,他德艺双馨、广布桃李,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青年画家,对山东的美术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30年代末的重庆,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思想家、艺术家,极力痛斥摹仿复古、力倡写生写实的艺术精神;高扬“八大”、石涛之革新、贬抑“四王”之陈规,成为当时中国绘画的主流。更为重要的是刘鲁生50年代开始也将目标指向国画之变。不过不是从古人初,由传统来,而是反其道而行,直接回到素朴的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求变,超越古典的束缚,对景写生、对景创作是他这时期创作的主要审美取向。无论是人物画《改嫁》、《民间舞蹈》,还是山水画《千帆出海》、《泰山松云》、《芦苇飞雁》,都开始扬弃曾经熟练的程式化的笔墨技法,而是面对真情实景做具象性描绘,强调画面的形似景象和层次感,成为写生创新的一次突破性尝试。1974–1978年的山东革命纪念地写生创作,是他绘画艺术写生求变的一个高峰。这时期写生创作,沿着求真、求实、求新的道路探索,主要物象鲜明、笔墨层次丰富,空间感、整体感茂密、浑厚、凝重,成为自我风格走向成熟的契机。1979–1984年,刘鲁生的作品开始从写生中脱出、升华,笔墨更趋简练,更加深远,标志着画家绘画艺术发展的成熟。1985年后,他的绘画艺术发展进入后期。开始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创作极境。这时创作的作品最具鲜明生动的韵致,艺术家的灵性也深蕴其里,既是对自然生活的发展、理解和再现,更是对自己的激情、灵感的捕捉于表现。纵观这时期的作品,从笔墨来看,无论是线的飞沉涩放,墨的枯湿浓淡,还是点的稠稀纵横、皴的披麻斧劈,都程度不同的具有了独立的抽象表情性质;从意境来看,无论是远山、近石和飞瀑,还是云烟、树木、江河和湖海,种种意象层出不穷,变化万端。或如宋人的境界,或为元人的意趣,或如清人的神韵,作品的表意性越来越突出,内蕴精神性更加丰富;从绘画作品取材的角度看,此时创作分为三个系列:山水、松柏和芦苇飞雁系列;从结构布局的角度看,主要分为分散式、均衡式、中心式和平远式四种基本类型。山水系列多描绘山峦、山涧、山泉、岩石、飞瀑、野渡、海浪、雨雪、炊烟、堤岸……代表作品有《崂山初雪》、《崂山叠翠》、《崂山秋色》、《历山烟云》、《飞瀑图》……这类作品多选取鸟瞰式的角度,从远处、高处立意,多以分散式和均衡式结构布局,使作品多具有整体、对称、节奏、秩序、和谐之审美意境。刘鲁生爱松,像崂山松、沂蒙松、泰山松、华岳松、峨眉松、黄山松、武昌松……几乎东西南北的松柏他都画过。他笔墨下的松柏苍古掘健、苍翠欲滴、穹枝天骄,代表作品有《沂蒙颂》、《泰岱松云》、《黄山松涛》、《秋壑飞瀑》、《岱松晓岚》等。芦苇飞雁系列多采取平远式结构布局,把主要意象置于前景或中景,注重平远视象中的直线、斜线、弧线,以及动势和色彩变化,构图别致,赋予平和沉静的画面具有生命的律动感。如《惊雁》、《芦雁图》、《平沙落雁》,平远处给画面以平衡、安定,平远中的斜线、醒目的墨色,合理的方向变化又给平衡带来了对抗和适度的倾斜,使得画面具有生命的律动感。

“重密厚朴”是刘鲁生绘画艺术风格的简约概括。他下笔浓重,运笔缓慢,点、转、顿、挫、……一笔一势,点之有境,如同雅拙成画;他作画结构严密,笔墨浓密。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反对华而不实著称。凝重的笔墨、严密的结构,使他的画具有一种稳固感的厚度。运笔稳中舒缓,层层点染,生成固不可破的艺术风格。刘鲁生极其重视大自然和社会生活中发掘和描绘对象事物的具体性、丰富性、完整性,力求“景真”;强调内在情感的自然流露,画自己所挚爱的对象事物,从不矫揉造作,力求“情真”;一树一石一枝一叶都画得那样中肯,坚实、纯朴,从不卖弄笔墨,力求“既雕又凿,复归于朴”。因此,在刘鲁生凝重、严密、深厚的艺术风格中,总是流淌着大自然经久不息的生命真态,洋溢着他生命情感的原初体验。

1948年到济南私立中国艺术专科学院任教授,此间与崔祝生,郝石林诸先生多次举办画展,社会影响很大。济南解放以后,到山东省实验中学任教。1957年调任山东省群众艺术馆从事专业创作并兼任美术创作组组长。1976年到山东美术馆任职,1979年到山东艺术学院任教。上世纪60年代,刘鲁生已成为我省享有盛誉的画家,他和黑伯龙、陈维信等人创建了山东第一个国画创作研究组,广收弟子设教讲学,培养了一大批青年学子。几十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始终坚持既师古人,更师造化。他长期坚持外出写生感受大自然,南登峨眉,北跨长城。几十年中他几乎走遍了祖国各地,取得了无数的创作素材,也陶冶了他的性灵,开拓了眼界,形成了他融南北为一家,浑厚华滋的艺术风格。他作画构图饱满,笔墨古朴苍劲,赋色淡雅浑厚间又透灵之气,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并被许多国家或艺术、物博机构收藏或编入画册。1953年所作《改嫁》在山东文艺发表;1959年所作《千帆出海》选入《山东国画选》;1962年创作的《民间舞蹈》选入《山东国画集》并获奖;1980年创作的《斜风细雨不愿归》山东人民美术出版社选入《国画作品集》;1989年创作的《秋艳》、《芦荡渔歌》选入《中国美术全集》;2002年中国画报社出版刘鲁生画集。还有许多作品被选送到国外展览,如《曲阜奎文阁》、《平沙落雁》、《湖光帆影》、《泰山索道》等分别参加日本、德国、法国、美国、保加利亚等国的中国书画展览,并被选入国画册。50年代到80年代期间,曾为人民大会堂、山东厅创作了《泰山松云》,为全国大会厅、大宾馆创作了大量优秀作品。70年代他与画家张彦青走遍山东的昔日革命遗址、深入乡村走访写生、历时二年之久创作了大批优选的作品。其作品的艺术鉴赏、思想内容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受到艺术界和许多老革命家的赞扬。山东人们出版社出版了他与张彦青合作的《革命纪念地》画册,徐向前等同志为画册题词。80年代初,他不顾年事已高,又一次长途旅行写生,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行程数千里,登中岳、过洛阳、走龙门、到老营宫、攀武当山、谒隆中孔明故居,慕重庆参红岩,观长江巨澜以乘兴,过三峡仰天下奇观、赴葛洲坝观宏图、游庐山以临仙境,其艺术境界有了进一步的升华,用笔更趋于简练,作品意境更加深远。其中的《梨园瑞雪》、《香溪口》等作品为人们交口称绝。此后,他不辞辛劳,又登黄山,攀九华、东行渤海、黄海,写生创作。他一生中可以说与大自然结下了深厚渊源,常借宿于乡村草舍,登泰山已不计其数,游蒙山如回故乡,他也常泛舟于微山湖上。他无数次以泰山为素材创作盈丈巨制,更能代表他风格的则是他笔下的泰山松、一棵棵如蛟龙出水、如金刚托天、用笔刚劲挺拔,姿态挺立不屈。他笔下临风舞婆娑的芦苇,是他得之于微山湖的素材,这一寻常之物在他笔下却多具风采,或挺拔,或飘逸,间以芦雁相嬉、水墨淋漓间给人以无限遐想。他崇尚自然,取材于自然。自然孕育了他的艺术才思、使他在创作中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地。不论是小品还是盈丈巨构都能表现出他的人品,学养所在。他淡泊名利,自甘寂寞,数十年专心致志的作画,从不张扬,疏离世俗、不超时尚、追求淡泊宁静的意境气氛,为了安心作画,躲避嘈杂纷乱的都市生活,曾到日照乡下居住,后来又迁到卧虎山居住。刘老待人谦和宽让、敦厚真诚;不计名利、谦谦于世;生活清淡简朴,他将自己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艺术事业。画界的人提及刘老有口皆碑,无不敬佩。古人云:“蕴玉不露,大美不言”,用这句话形容其人、其画最合适不过了。

 

                       (民盟山东艺术学院支部供稿  执笔人:孟晓乐)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