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苑撷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撷英

“说名道姓”之一

从称呼说起


张成


人认识世界,从“名”开始。世间万事万物,必有一“名”与其对应,此“名”,是人所称呼,用于区别此一事物与彼一事物。所以,理想状态是一“名”对应一“物”(《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这样,人与人交流时,才能准确传递所要传递的信息。

换句话说,人为了交流的需要,发明了语言,然后用语言给万事万物命了名,《礼记祭法》载:“黄帝正名百物”。物有物名,人有人名,本文只谈人名,且以汉族人名为例。

现代人名构成中,为姓氏加上名字,这是一个人的最主要称谓,伴随人的一生。其他称谓,随着人的身份、地位等的变化而增减,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变化。而无论如何变化,姓氏一般是恒定的。所以,姓氏见证了血脉传承,称谓折射了社会变迁。

先来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

一、面对面交流。两个人面对面交流时,需要相互称呼,这就用到自称和对称(称呼对方)。古人自称时,一般情况下称自己的“名”,如孔子自称为“丘”,后来出现了代词“我”“吾”“余”“侬”等;称呼对方时,一般称对方的“字”,如苏轼字“子瞻”,王安石称呼他时,呼“子瞻”,后来有代词“汝”“你”“尔”“您”等。两人交谈中牵涉到第三方时,可称为“他称”。古代他称一般是称呼这个人的名或字或号,如《论语》中,孔子对学生说的话:“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三国演义》中,徐庶向刘备走马荐诸葛,称诸葛亮为“孔明”。后来又有代词“他”“她”“伊”“其”等。

二、非面对面交流。一种是通信,现在还有电话、视频,此种情况等同于面对面交流。一种是著述。著述者的著作一旦面世,就不属于自己,所以情况非常复杂。但著述者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向读者叙述一个人时,不使此人与彼人相混淆。如秦始皇,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标题中称“秦始皇”,文中有时称“”,有时称“秦王”,有时称“始皇”。而在《史记•秦本纪》中,则称“秦王政”。《淮南子人间训》一书中称秦始皇为“赵政:“秦王赵政兼吞天下而亡。”西汉末年扬雄的《扬子法言》称他为“嬴政”:“嬴政二十六载,天下擅秦。”对这些称呼,作为作者,能让读者明白其所指,就达到他的目的了。

从以上的简单分析可以看出,人类为了交流中称呼的需要创造了“名”,“名”的功用是区分彼此。现代人名构成中,为姓氏加上名字,所以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另一个人的符号,是一个人的最主要称谓。

一般陌生朋友见面时,经常会问:“尊姓大名?”或者“您贵姓?”姓、氏是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群所共有的符号标志,所以,姓或氏也可称为一个有共同特点的人群共有的“名”,是区别于其他姓族或氏族的符号。

姓与氏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说文解字》:“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庄子·盗跖》称:“神农之世,民知其母,不知其父。”《白虎通义》也称:“古之时,未有三纲六纪,民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每一个以母系血统为纽带组成的氏族都必须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氏族的称呼,这就是“姓”。“姓”反映母系的血缘关系,所以,先秦文献中保留的古姓都从“女”。郑樵《氏族略·序》说:“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如姬、姜、嬴、姒、妫、姞、妘、婤、姶、妚、嫪之类是也。”

姓的社会功用是明血统、别婚姻。《白虎通义·姓名》:“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故世别类,使生相爱,死相哀,同姓不得相娶,皆为重人伦也。”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同姓不婚”的道理,如“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晋语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认为同姓通婚将影响宗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兹不赘述。《左传·昭公元年》:“买妾不知其姓则卜之。”《礼记·曲礼上》:“取妻不取同姓,故贾妾不知其姓则卜之。”古代违反同姓不婚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各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

氏来源于姓。随着同姓人口的增多,必然需要新的区分,这就像大家庭的分家。所以《通鉴外纪》说:“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分的方法有主动有被动,原因很多。一个“姓”可能分出很多“氏”。《左传·隐公八年》:“古者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意思是说,过去天子封邦建国,分封诸侯,根据其出生而赐姓,又封赏土地而命氏,诸侯以字为谥号,后人便用为族号;担任某种官职,累代世袭而又有功绩的,就以官职作为族号;有封邑的士、大夫即以邑为族号。这里的族号,就是“氏”。郑樵在其《通志·氏族略》中对氏的来历和种类曾作过系统的总结和分类,将之分为32类,其中以地名为“氏”、以(祖父)姓名为“氏”、以官爵为“氏”、以职业技艺为“氏”的四大类别,是“氏”的主要来源。王圻的《续文献通考·氏族源流》则认为有36种得“氏”方法。在夏代,以国为氏的氏族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莫氏、斟戈氏及有南氏、有鄩氏等十余个姓氏。从姬姓分出的氏就有400多个,现在都演化成了姓,如管、蔡、鲁、卫、吴、郑、燕、毛、韩、蒋、茅、杨等。

先秦之时,“氏”的作用是别贵贱。因为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姓者,统于上者也;氏者,别于下者也。”《白虎通义·姓名》说:“所以有氏者何?所以贵功德,贱伎力。或氏其官,或氏其事。闻其氏即可知,其所以勉人为善也。”

秦之后,分封制基本废除,代之以郡县制,“氏”失去了别贵贱的基础,所以姓、氏合流而不需区分,形成了现在的姓、氏同义,而统称为“姓”。

概述一下,姓、氏是有共同血缘关系的人群所共有的符号标志,可称为一个姓族或一个氏族共有的“名”,是区别于其他姓族或氏族的符号。先秦之时,氏别贵贱,姓别婚姻,所以男子称氏、女子称姓。秦汉之后,姓氏合流,但氏可以变为姓,姓不能变为氏,所以宋朝的姓氏书叫《百家姓》,而我们现在的族谱仍叫《某氏族谱(家谱、家乘)》。懂得了这些大前提,读古书就会胸中了然,考察姓氏源流就会高屋建瓴。

 

 

 


作者简介:

  张成,山东宁阳人,文化学者。民盟山东省委文史委员会主任,山东联合书画院院长,山东省水浒研究会副会长,泰山学院客座教授,《联合日报》总编助理兼文化中心主任,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诗歌入选《山东30年诗选》《济南文学大系》《济南诗选》,散文入选《1978-2008山东30年散文选》;编著有《视觉经典》、《中国艺术家名片(齐鲁卷)》,主编《辛亥百年书画展作品集》(山东省文联、省书协、省美协、联合日报等联合主办)、《浩然正气书画展作品集》(山东省政协主办)、《忠义水浒--名家书画邀请展作品集》(山东省水浒研究会主办)、《雅风在兹--山东省首届教师书画展》(山东省美术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山东联合书画院主办)等,参编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金文书法用字大字典》。获“长星杯”全国书画百杰称号,获民盟中央“思想宣传先进个人”称号,获山东新闻奖(报纸副刊)一等奖。书法作品曾赴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展出交流。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