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苑撷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撷英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的文化解读

——学习十九大报告体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其体系完备,内涵丰富,仅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就值得我们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学习、体会与实践。十九大报告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个目标是基于“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认识是继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与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建设同等重要地位后的新论断,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人地关系认识不断升华的结果,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总结,同时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成果。

两千多年前,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万物也包括人类在内,明确了人与万物是同源的,是自然界演化的结果。汉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有“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第一次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观点与天人合一思想是殊途而同归,异曲而同工。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告诉我们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前提,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条件下,我们任何理想目标都将化为幻影。因此,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态文明建设部分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也指出了具体实现路径,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的家园,自然环境也是长期演化的结果。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周礼》将全国土地类型划分为山林、川泽、丘陵、坟衍(低平坦)、原隰(低湿地方)五种类型,各种类型的土地都有不同的产出,这也就是《管子.地员篇》所谓的“草土之道,各有榖造”。从生态系统角度看,不同地形地貌以及依附其上的生物构成了不同生态系统,不同生态系统提供不一样的生态产品,这才有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说法。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食物来源,而且还造就了变幻多姿的自然景观,把我们的家园装扮的五彩缤纷,让我们在这方美丽的土地上辛勤地劳动,幸福地生活。然而,由于对资源、环境与社会发展关系认识的不足,有些人片面追求物质利益,追求眼前利益,导致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生态退化。破坏了绿水青山去换金山银山,结果绿水青山没了,金山银山也成了昙花一现。

尊重自然就是承认自然环境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不厚此薄彼,不试图人为改变甚至消灭某种地形地貌和生态系统。处在塔里木河下游的古楼兰在公元二世纪时还是水草丰茂,鸟飞鱼跃,人口众多,商旅不绝的繁荣景象。后来,由于河流改道,湿地萎缩,生态退化,曾经繁盛一时楼兰文明,悄然陨落。公元400年,唐代高僧法显取经路过该地时,看到的却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为标识耳”荒凉不堪景象。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理论的真实写照。对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建国后为了扩大粮食生产,我们不也是大搞毁林开荒,围湖造田运动吗?结果是全国因围垦消失的天然湖泊有近1000个!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也频频出现围湖沿河开发的现象,结果是湖泊越变越小,河道越来越细,河湖调蓄洪水功能日益衰退,水资源紧张日益加剧。针对这种现象,习总书记指出,城镇化要让人们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不管是进行资源开发还是社会建设,都不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文化文明延续的根本保障。

顺应自然就是按照自然规律做事,即《道德经》中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只有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规律才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淮南子•主术训》里有:“畋不掩群,不取糜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的说法,否则,以后就将无猎可打,无鱼可捉了。《礼记·王制》告诫人们“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豺祭兽,然后田猎”。意思是野兽没有长大之前,不要捕猎,这也是为了保证可获得的动物资源最大化。《汉书·货殖传序》对山林草木也要保护与合理利用:“草木未落,斧斤不入於山林”。

保护自然,就是珍惜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珍惜每一份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朝著名诗人白居易警告我们说“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以有时有限奉无极之欲,则必物暴殄而财乏用矣。”。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经二十多个朝代,大多数朝代的灭亡几乎都是因为统治者穷奢极欲,使得民不聊生,最后揭竿而起而使然。清朝末年,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虎视眈眈,当权者慈禧太后不是积极备战,反而挪用海军经费用来筹办自己的六十大寿,落下千古骂名。老子把“俭”奉为三宝之一,他更反对为了满足私欲占有金银财宝,告诫人们“多藏必厚亡”、“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就是节俭的典范。毛主席一生粗茶淡饭,睡硬板床,穿粗布衣,生活极为简朴,一件睡衣竟然补了73次、穿了20年。经济困难时期,他自己主动减薪、降低生活标准,不吃鱼肉、水果。从一件事就彰显周总理的朴素节俭品德,1961124日召集专门委员会对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的一个规划进行审议,会议从上午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熬白菜、豆腐,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从小事细节约束干部,教育干部,遏制了社会的奢华浪费之风,密切了党群关系,稳定了党的执政基础。

习总书记在2016年两会上强调: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无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华梦也就无法变为现实。这是有了对生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海绵城市建设才有了巨大推进,河长制也在全国范围推广开来。正是基于对过去以资源大规模消耗为代价的发展后果的重新审视,雾霾重重的天气才日渐减少,蓝天碧水鸟语花香的优美景象才重新张开双臂向我们优雅地走来。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党的十九大指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方略,作为高级知识分子汇集的民盟,对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比普通人更深刻,更有一些盟员专门从事生态文明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宣传工作,我们要深刻学习十九大报告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领会生态文明理论内涵与实质,身体力行之,努力宣传之,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