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苑撷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撷英


一代直声


孔伟建

去年五月,我随民盟梁山总支去滨州市邹平县拜谒民盟先贤梁漱溟先生墓地,回来后,一直想写篇文章以志纪念,可至今未完此任。而今,五月又至,忽忽一年已逝。其间,我一直记挂着那个地方,一直觉得欠了先生点什么,不由拿起笔来……

犹记当时,一路之上,一位年过七旬的老盟友滔滔不绝地谈着梁漱溟这位民盟先贤的生前轶事,我全神听着,对梁漱溟先生越发崇敬起来。我想起《韩非子》之中的一句话:耿介之士寡,而高价之民多矣。这位有着“中国最后一位大儒”之称的性格倔强、铁骨铮铮的老先生正当此誉。

五月的邹平,夏日阳光同样灼人。我顶着烈日,到位于城南近郊的一座叫做黄山的小山上去拜谒先生之灵。向导介绍说,黄山,因土黄而得名,海拔仅168.4米,山势状如伏虎,又称虎头崖。1983年,邹平县政府将黄山开辟为公园。梁漱溟先生的墓即安置于此。

果然,我们去时,但见山下广场熙熙攘攘,歌舞升平。沿环山公路盘旋而上,一路绿树掩映,移步换景。心中暗想,真是一方风水宝地,先生安息如此,真是福分啊。

沿着绿意盎然的幽静小路漫步,听着向导讲解梁漱溟先生轶事,这些趣闻轶事渐渐勾画出先生的丰满形象,散发出跨越时间的光辉。他,在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中,在众多学人之中,实在可以说是个独特的存在。

梁漱溟(1893-1988),蒙古族,中国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现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大儒家”之称。一生著述颇丰,有《中国文化要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国人》《读书与做人》与《人心与人生》等著作存世。

1911年,梁漱溟加入同盟会京津支部,顺天中学毕业后任京津同盟会机关报《民国报》编辑兼记者。1916年任南北统一内阁司法总长秘书。191710月,任北京大学印度哲学讲席。1924年辞离北大,赴山东主持曹州中学高中部。1928年任广州政治分会建设委员会主席。1929年任河南村治学院教务长并接办北平《村治月刊》。1931年与梁仲华等人在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倡导乡村建设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最高国防参议会参议员、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38年访问延安。1939年参与发起组织“统一建国同志会”,1941年与黄炎培、左舜生、张君劢等商定将该会改组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任中央常务委员并赴香港创办其机关报《光明报》,任社长。1946年作为民盟代表参加政协会议,是年再访延安,并以民盟秘书长身份,参与国共调停。同年,梁先生受民盟总部委托赴昆明调查“李闻惨案”,发表《李闻案调查报告》《李闻被杀真相》,旗帜鲜明,义正词严地痛斥国民党特务暴行。1947年退出民盟后,创办勉仁文学院,从事讲学与著述。1955年,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台湾同胞归来欢聚”。历任第一、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1980年后相继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等职。

梁漱溟先生代表着那一代“生于忧患”的学人,因为乡村建设运动,他与这座叫做邹平的小城结下了不解之缘。1931--1937年的七年间,梁漱溟在邹平创建“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深入农村办乡学、村学,组织农民,树立民主意识,普及文化,移风易俗,推广科学技术。当时在全国影响很大,直到抗日战争开始才被迫停止。

对邹平,对在邹平的这段社会改造活动,梁先生情有独钟。埋骨何须桑梓地,天涯无处不青山。去世后,根据先生生前遗愿,他的部分骨灰永远埋在了邹平。邹平人民将其骨灰埋在黄山,敞开怀抱接纳了这位为推行乡村建设运动而振臂鼓呼的先贤,这应是对先生的最好怀念和最高礼赞。

向导说,梁漱溟墓,建成于198910月,是黄山上一个重要景点,也是滨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是广大市民爬山锻炼和登山游览者常去之处,但凡登临者,都会驻足对墓园进行一番观览。

不觉已至墓园,松柏掩映之下,拾级而上,仰面可见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墓碑——梁漱溟先生之墓几个遒劲有力的大字。墓园台阶两侧共有四块碑,分别来自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中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袁晓园女士、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和首都图书馆原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继愈先生。

钩玄决疑,百年尽瘁,以发扬儒学为己任;

廷争面折,一代直声,为同情农夫而执言。

柏松永劲,明月胸襟示范;

金石弥坚,高风亮节长存。

善养浩然之气,有学有守;

宏扬中华文化,立德立言。

廷议天下兴亡,旷世难逢此诤友;

学究华梵同异,薄海痛失一代师。

四副对联,书体各异,高度赞颂了梁先生在治学、为人方面的示范作用和高风亮节,让人击节。陌草又青,哲人其萎。先生的离去,海内外痛失一代宗师。

墓碑之后,先生的墓志铭镶嵌在墓园北墙上,碑文出自先生四位高足,书写者是著名书法家丁振来,书风规整严肃,整个设计庄重肃穆,与周边环境非常协调。

墓侧碑碣东西各三块,东侧三块分别由启功先生、程思远先生和沈醉题写,西侧三块,第一块出自先生高足陶天白,中间一块是贾亦斌题写的,第三块碑系吴祖光题写。

六块碑碣之中,我最感兴趣的是沈醉题写的一块,碑文是:“正气傲骨,赤胆丹心;一代宗师,举世皆钦”。沈醉原是国民党陆军少将,1949年随卢汉在云南起义,云南得以和平解放。1949年,沈醉在云南任军统少将组长,军统总头子毛人凤多次指使沈醉暗杀卢汉和若干爱国民主人士,但沈醉最终走上了起义的正确道路。解放后被关押,1959年被特赦出狱,任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由此联可见,沈醉也是把梁先生当作儒学大师来评价的。

梁漱溟先生是中国共产党的老朋友,曾两次访问延安,与毛泽东主席等中共中央领导人多次推心置腹地交换意见。全国解放后,他深受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形势鼓舞,庄严宣布:“我已经认定跟着共产党走了。”并对自己的政治主张进行了认真反思。同时,他以“帮助共产党认识旧中国”为己任,对解放初期政治运动提出意见和建议。

1974年在“批林批孔”运动中,梁先生反对以非历史观点评价孔子,反对把批判孔子与批判林彪相并提,并为刘少奇、彭德怀同志辩护。受到围攻时,他傲然宣称,“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在“四人帮”猖獗一时,万马齐喑的境况下,梁先生不顾个人身处逆境,仗义执言,表现了一位爱国知识分子敢于坚持真理的高尚品格。

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上了四所小学,只有中学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却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新儒家学者,可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一生不断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为什么活着;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梁漱溟与毛泽东同岁。1918年,两人在杨昌济(杨开慧的父亲)先生家里初识。1938年,梁漱溟到延安,在16天里与毛泽东有过多次交谈,其中两次通宵达旦,梁漱溟回忆说:“彼此交谈都很有兴趣。”

人渐行渐远,很多事情都已尘埃落定。当年,梁先生的两次延安之行,与毛主席的两次会谈,其间有兴高采烈,有不欢而散。具体细节,或许只有他们二人知晓。1983年,90岁高龄的梁漱溟谈及此事,意味深长地说:“他(指毛泽东)已故世了,我感到深深的寂寞……”英雄相惜,让人唏嘘。

漫步墓园,细细谛听,风声在耳,仿佛仍能感觉到先生的存在:他的脚步声,他的心跳与呼吸声,似乎正从楹联上、书法中透射而出,悠长绵延而又含蓄内敛,给我们的思想和精神以温暖的浸润。在文化与“气节”的关系中,肯定存在着一种精神价值取向。我想,梁先生即使没有高深学识,单凭人品也足以立世。

拜谒梁漱溟先生墓,钦慕先生的学术思想与毕生追求,慨叹先生耗尽一生的两大追问(关于人生、关于中国),仰望先生留下的精神坐标,实际是要给自己寻找一处血脉绵延的精神驿站。

一代直声在,托体同山阿。哲学无他,学以致思。拜谒梁漱溟先生,我想集多种身份和头衔于一身的他,最让我醉心的是身上那种敢于直言的书生本色与文人精神,这在他是一种最独特也最宝贵的气质。

三十年倏忽而过,这个明媚的夏日,黄山公园内人流如织。这个叫做邹平的小城市,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在的邹平是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国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中国棉纺织名城、中国糖都、中国书法之乡、中国食品工业强县、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邹平的改天换地,发生在当今这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时代。先生地下有知,肯定倍感欣慰。

人间有情,邹平有意。我想,先生安卧于此,目睹今日盛世,定会在这片繁华中微笑。

 

 

 

作者简介:

孔伟建,民盟盟员,梁山县公安局宣传科。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