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苑撷英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苑撷英

 

 

 

 

厢房读书,改变人生

 

孙韩高

 

 

书似乎有一种魔力浸润我的灵魂,改变了我的命运。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幼年时,刚刚改革开放的农村还不是很富裕,书,是奢侈品。而我与书的结缘,竟然阴差阳错,机缘巧合。

上世纪80年代初,塑料袋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爸爸做着卖蔬菜种子的小生意,卖出去的每一份种子都是用纸给人家包起来的。一张或大或小的纸,折成一个纸包,不用胶水,就能封得密密实实。整天看着,自然我也学会了这门“手艺”。“手艺”没有给我带来任何东西,倒是包菜种子的书和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我。

那时爸爸总会买一大堆旧书旧报堆在厢房里备用,没事的时候我就喜欢坐在厢房里扒拉。不经意间和书握手,立刻就有了爱不释手的感受。这些“破烂儿”让我如饥似渴,那种感觉似乎很熟悉却又说不上来只知道那时书的种子已经悄悄种在了我的心田。

依稀记得懵懂岁月的某个下午,一本有些皱折配着图画的诗集进入我的生活,一行行简短、押韵的文字和一张张清新的画,向我展示了一个完全陌生却又绝对亲切的世界,识字还不是很多的我不自觉地吟诵,“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我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想象着插图中的意境,虽不能完全领会其深意,但一个孩童的思绪第一次得到延伸,梦境中竟有了诗意的画面。

多年后的课堂上,语文老师不经意诵出这些诗句时,我的心中油然升起一股莫名的温暖。童年美好单纯的想象和浅浅的感动猛然穿越时空与长大的我再次邂逅,那种共鸣在心中久久回荡,成了我永远美好的记忆。

没事时坐在厢房里读旧书的习惯持续了好多年,好像一直到我离开家去上大学。回首那段“特殊”的读书岁月,虽然爸爸以“破烂儿”的价格买进了这些旧书,但他们带给我的价值却不可估量的,甚至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他让我这个农村娃的世界无限扩大,让我的视野逐渐宽广,那些美妙的情感、深刻的哲理早已在我的心底烙上了印记,以至对我后来升学、择业、工作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涉猎广泛后,渐渐地我有了偏好,对管理学、对新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知道,书的种子开始在我心底萌发了。大学和研究生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管理学作为我的专业,毕业后,我又坚决地去做了三年多的经济记者,而后,我成了一名公务员。

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再回头看,一本本已经影印在心里的书是今生难忘的。不要小看书籍安静的力量,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已塑造了我的价值观,影响了我的兴趣爱好,让我受益终生。

如今,条件好了,想读的书都可以立马买到新的,读书容易了,但对书的感情却有增无减。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知识是包罗万象的,读书的感觉,一直是奇妙惬意的,书甚至牵动着我的喜怒哀乐。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学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书改良着我的思想,锻炼着我的能力,我在书的世界中成长成熟并快乐着。

从出生到而立,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对一个农村的年轻人来说,这其中的每一天似乎对一生都是至关重要的,几乎每一天,我都与书为伴。我长相普通,天赋平常,没有任何值得骄傲的资本,我想得到的一切都要靠自己辛勤地去付出,去努力。感谢有书的陪伴与指引,让我一路梦想成真。

 (本文已发表在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机关党建》)


作者简介:孙韩高,民盟山东省委宣传部见习科员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