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榆重晚晴
周末的早晨,运河两岸,柳树渐吐新芽。对岸,一只小黄猫正在悄悄逼近一群觅食的喜鹊,一步之遥时,喜鹊振翅高飞,留下一个满怀遗憾的猫咪,蹲坐着仰头呆望,它是否也在羡慕那副可以翱翔的翅膀?
下意识中,将结伴锻炼的老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想遇见的,锻炼以走路为主,器材为辅,不扰民,不损物,积极向上,话题丰富,每次都能增加点新知识,比如临清运河漕运如何走向完结,什么是最好的春。今天的话题是中俄美三方外交策略,是一位略显微胖的老人一星期的研究成果。如果要想听全,得随着他们的节奏不紧不慢的走。偶尔夹杂一段对美国总统的调侃,还有生活中的趣闻——药店服务员没个眼力价儿,还给我推销减肥药呢,笑话,咱这身段还用得着减肥?——对于这些老人来说,消费已经变得理智且从容。
公园北门,胸径50厘米的银杏树下,遇到了我不想见到的那5位老人,他们又在喊着号子用后背撞击树干,树身已经被蹭的光滑,没有了自然状态的纹理和粗糙。竹林深处传来的号子,是另外一组练腿的老人,在紫色槐花树上,绑上了两个棉垫,在老人无数次轮番踢打下,那棵树早已没有了任何的生命迹象,而离此几步之遥,便是健身器材广场,各式各样的健身器材还空闲很多。曾经看到网上有这样的报道:很多老人天天用背撞击60多岁的水杉,和老人年纪相仿的大树却要先于老人们死去了,语气里充满不满和惋惜。
“不践踏草坪,不攀折树木”,是市民从小就受到的教育,每次锻炼经过,我都想劝他们几句,说说文明锻炼的道理,科学锻炼方面的知识,让他们放弃这种“包治百病、延年益寿”的活动方式,但想想还是没有说,我的几句话能改变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吗?基本上没有可能,甚至会对产生反感,何必呢?
平时喜欢跟老年人接触,他们豁达大度、超然物外的情趣爱好,悲天悯人、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令人心生羡慕。公园内、体育场上,不少老年人三五成群,或练剑跑步,或唱歌跳舞,或打太极拳。有个老人身穿太极服,在等朋友的同时,自得其乐的在热身,走起了台步,如风摆杨柳,那身段比《西厢记》中的红娘都俏。相由心生,这样的步态,得有多娇柔妩媚的内心相配?
韶华已逝,容颜渐衰,涵养、学识与情怀会相伴终生。“不学礼,无以立”,让文明礼仪成为国人优雅的名片,相伴人生路上精彩的经历和温馨的回忆,直到永远。
作者简介:
王金莲,聊城市政协委员,民盟临清支部盟员,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