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八方才俊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八方才俊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


——记民盟聊城市委副主委、聊城实验小学校长闫淑青





 

2018515日下午430分,大雨。在海源阁开完会的闫淑青正匆匆赶路,不是回家,而是要赶到学校——“越是天气不好,越要坚守岗位,只有看着学生平安离校,我心里才踏实。”她说。

闫淑青,聊城市实验小学校长。自走上工作岗位至今,她已奋斗了31年。

心存敬畏,所以不遗余力

201712月,闫淑青被任命为聊城市实验小学校长。从19872008年,她在这里工作了21年。阔别十年,以校长的身份重新回到实验小学,敬畏之心更重。这所百年老校,是聊城教育的符号和标志。让这所名校影响力达到它应有的高度,是一副重担,更是一份责任!接到任命后,闫淑青唯恐因为自己能力不足而使学校发展受限,所以,别人都是八小时工作制,而她经常是从早7点工作到晚8点。她的上下班,大都在万家灯火中。

闫淑青提出思考多年一直沉淀于心的办学思路:构建“家、校、社、生”“四位一体”的“真趣教育共同体”,立足“生命成长”的全人目标,做有意义、有意思、有温度、有品位的“真趣教育”。短短5个月的时间,一个朝气蓬勃、青春气十足的实验小学正迎面走来……

校长更是一种文化力量和精神价值

重新回到学校主持工作的第一天,闫淑青就要求后勤人员把她的办公室设在二楼,一是在楼上可以看到学生上学、放学、做操的情况;二是办公室的旁边就是教室,她可以随时掌握师生上课的情况。尽管这里环境嘈杂,但她的心是平静的、踏实的,因为她就在学生中间,学生就在她心里。

闫淑青管理学校的一种方式是集众人之力、聚众人之智。她目光敏锐,看问题一针见血;她善于抓顶层设计,用她的话说就是“结构性思维、系统性执行”。她认为,校长不应该是一个职务,而更应该是一种文化力量和精神价值。

闫淑青认为,学校非大楼,名校非场地,关键在内涵,而内涵发展最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承。她大力倡导文化立校,从文化的四个维度重新梳理并细化了学校的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的要求。她还认为,校长对学校的贡献应是先进的治学理念,要让理念升华为文化。文化的确立是漫长的,但其影响也是深远的,她说:“功成不必在我,但成功必定有我。”

我用心,请放心

闫淑青是民盟聊城市委副主委、东昌府区委主委,市、区两级政协常委,省人大代表。她认真对待每个角色,因为每个角色都是重要的,都是服务群众的平台和舞台,所以她很忙,人们见到的她总在忙碌中。

无论做什么工作,闫淑青都一丝不苟、竭尽所能。她在东昌府区民盟开展“两学三立”教育实践活动(即“学盟章、盟史,立言、立德、立功”),这一做法在市民盟获得推广。她组织盟员开展的“烛光行”“杏林行”“春风行”三行行动,成功打造了民盟社会服务品牌,树起了民主党派的良好形象。她关于城乡学校合理化建设、解决大班额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的政协提案得到广泛响应,有的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舆论力量。每次政协会上,她的发言总是很吸引人。她说:“这并不是我的口才有多好,而是因为我做了大量的调查,反映的问题真实准确,提出的建议切实可行。”

她把“我用心,请放心”作为职业追求。无论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她都始终坚守“业比天大”的个人信条,对工作有一份特殊的执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她做事严谨,坚持不懈,乐在其中,追求极致,这就是她诠释的工匠精神。

她对管理团队说:“要带着大家干,干给大家看”;她对名师团队说:“有实力才有底气”;她对教师团队说:“希望实验小学代有人才出”。这是她对别人的要求,也是自勉。

“行走在教育的花园小径,保持着一份质朴的热情和本真的执著,也许就忘了行走的疲倦和一路的泥泞。”这就是闫淑青——身形柔弱但内心强大,始终微笑但坚定前行。

(朱海波、杨阳)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