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人大常委、民盟山东省委副主委仪平策教授侧记
孙学堂
仪平策,男,1956年9月生于山东高密,文学博士。民盟盟员。山东大学教授,文艺学专业博士生导师。2007年5月始任民盟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驻会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出版学术专著《中古审美文化通论》、《中国美学文化阐释》、《中国审美文化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等十余种,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摘录三十余篇。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一项,华东地区、山东省及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十余项,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负责和参加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多项。入盟之后,撰写参政议政文章多篇,获奖数篇(次)。
仪平策教授在莎士比亚故乡
2007年5月,仪平策忙得不可开交。作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他除了为自己的研究生讲授专业课程、指导他们的学位论文之外,还要仔细评阅文艺学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并参加几场毕业论文答辩会。一年一度,高校的五月从来都是紧张而忙碌的。仪老师比别人更忙一些,因为他在本月中旬还要参加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委第八次代表大会。这是一次十分重要的换届会议,作为与会代表,他要听取并审议民盟山东省七届委员会工作报告。更加非同寻常的是,在这次会议上,他被组织推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在16日下午举行的盟省委八届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上,他以全票当选为民盟山东省第八届委员会驻会副主委和盟中央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从此,他将离开他所喜爱的文艺美学课堂,走进盟省委驻会副主委的办公室,开始一份对他而言既熟悉又陌生、既充满乐趣又富有挑战性的为盟服务的专职工作。对于一个年逾不惑、已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自由驰骋、如鱼得水的成熟学者而言,如果从个人得失的角度去考量,这一转折毋宁说得不偿失。但仪平策教授却坦然接受了组织的安排。有人问他是怎么想的,他平静地说:“学术对我固然重要,但作为一位人文学者,我愿意更直接地为社会进步尽份力量,哪怕这份力量是微薄的。”
仪平策的专业是文艺美学。从1984年在山东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算起,他已在这块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望而却步的精神沃土上耕耘了二十几年。从日以继夜地攻读中外美学名著,到以中国美学史为主导方向著书立说,传道授业、教书育人,他已有相当丰厚的建树。在1992年出版的周来祥主编的《中国美学主潮》中,仪平策作为该书作者之一和全书统稿人,对中国美学文化已有了基础性的研究和思考。他出版于2003年的《中国美学文化阐释》,则以厚积薄发的叙述,凝聚着他长期以来对中国美学文化精神的整体认知,标志着他治学方法的成熟。在这部二十七万字的专著中,他从美学本体论、审美价值论和艺术特征论三个方面,对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做出理论的、文化的阐释,以其不乏灵光与创见而又平实稳健的立论,受到了国内同行专家一致的好评。2007年出版的《中古审美文化通论》则专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审美文化做出更加细致的探索和描述,以三十万字的篇幅为读者生动地勾勒出这一社会动荡的历史时期人们在现实与超现实的生命活动中探寻生命之美的多维立体图景。而早在这两部专著出版之前,他在文艺美学研究领域已有相当的知名度,尤其是2000年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本),打通了文学史、艺术史、美学史、文化史诸专业领域之间的界限,开拓了“审美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以其体例之新颖、表述之凝练受到学界的高度评价,先后获得山东省教育厅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山东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并在2002年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优秀成果一等奖,入选2007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奖。在这套蜚声海内的学术性很强的教材中,仪平策完成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卷——而先秦卷的作者则是仪平策的夫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廖群教授。在生活中他们相濡以沫,在学术上则相互激励,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粗略算来,仪平策教授已有二百多万字的论著,百余篇文章中被转载、摘编的有三十多篇,而论文《从现代人类学范式看生态美学研究》被在报刊文摘类杂志中享誉最高的《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则标志着他对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研究已站在了学科的最前沿。
仪平策从来没有把学术研究视为与世隔绝的象牙塔。虽然他并不反对一些人提出的“纯学术研究”的观点,而且认为学术研究应该保持自身的纯洁性,不能为浮躁的社会风气所干扰,学者必须有脱俗的精神,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越追求,如果没有超乎世俗的追求,便不可能在学术研究的“冷板凳”上取得成绩。他很欣赏陈寅恪评王国维的那段话:“士之读书治学,盖将脱心致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学者应该追求真理,不为世俗的利益所撼动。但他同时认为,作为学术研究的主体,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科学工作者,无不生存于纷纭复杂的社会之中,既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世隔绝。真正的学者必须有关怀现实、关注社会的热情和责任。不热爱生活、不关心社会的学者是冷漠狭隘的,也不可能取得积极的成就,做出有益于人类的贡献。所以,他认为学者的心灵必须在超越追求和现实关怀的双向维度上展开,虽然可以有所侧重,但不能片面地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他风趣地拿李商隐诗句中的“双飞翼”来比况知识分子的双重关怀,“就像飞鸟一样,如果只有一支翅膀,无论怎样强大,它也是飞不起来的!”
人们关怀社会、服务社会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到慈善家巨额的社会捐助,小至对弱者投以同情的目光,各尽其能而已。仪平策在民主党派的活动中找到了服务社会的方式和平台,在民盟组织中找到了自己的天地和归宿。自从1993年加入民盟组织开始,他的生活中便增添了组织所赋予的自信心和充实感。他为现代史上那些在救国救亡中付出激情和心血的民盟人感到自豪,对曾在山东大学任教的闻一多、曾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建设试验的梁漱溟,他更在崇敬中格外找到了亲切之感和力量之源。他很快成为民盟山东大学总支的骨干,因为他在专业方面的突出表现,因为他富有实干精神,因为他富有激情和文采,所以受到民盟山东省委的重视,2002年,他被推选为民盟山东大学东校区总支主委,并在盟省委第七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盟省委委员。之后,他又先后当选为济南市第十一届政协委员、民盟山东大学基层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2006年12月30日,在政协第九届山东省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增补为山东省第九届政协委员。
“从小事做起,关注身边的生活,发现社会链条中尚有不足的一些环节,尽自己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让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和谐。”本着这样的原则,仪平策向盟省委或政协会议提出了许多与民生有关的提案或建议,比如《济南应下决心尽快构建高架轻轨交通系统》、《济南市要尽早实施国Ⅲ机动车排放标准》、《我省“主题公园”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关于重视我省农村职业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地位的建议》等,都很有现实针对性,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当然,作为高校教师,他最熟悉、最关心的还是与高等教育相关的系列问题,提出了《关于完善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建议》、《建议我省高等教育率先实行助学金和奖学金相结合的资助制度》、《关于在研究生教育中贯彻“导师负责制”,以培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建议》、《关于进一步加大我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扶持力度的建》、《关于完善我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价和管理机制的意见和建议》等提案,并撰写了《关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中“教授治校”方案的一点思考》、《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等篇幅较长的论文,都从问题出发,提出具体建议,有助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在仪平策提出的这些建议、提案、论文中,我们无处不可以看到“和谐”二字的核心精神。和谐是美学的真谛,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他还曾从理论高度撰写了《从中国的和谐文化精神看多党合作政党制度》、《论政党和谐与社会和谐》等学术论文,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已打通了专业认知与党派活动之间的界限,在社会活动中发现了美学的精神。或许这正是他能够平静地离开文艺美学课堂、走向民主党派阵地的内因。冯友兰曾提出“天地境界”,认为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他正在做他所做的事”,仪平策教授向往这种境界。“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他现在更加忙碌了,不仅仍在山东大学担任文艺学博士生导师,招收、指导博士研究生,而且作为盟省委主持工作的驻会副主委,他已投身于繁忙的盟务工作中。他知道他所作的事情的意义,他看到未来的路还很长,他会尽力展开人文学者的“双飞翼”,把该做的事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