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记山东大学化学系名誉主任、原民盟山东大学支部主委阎长泰
叶文多 袁荃荃
指导教师:民盟山大东校区支部 王小舒
一张看上去有些年岁的沙发,一个摆满各类书籍的书架,一幅透露出主人年龄的骁劲的“寿”作,一个不大的彩色电视机。这就是国内知名化学家、教育工作者,山东大学化学系名誉主任,曾任山东省人大常委和民盟山东省委常委的原山东大学支部主委阎长泰教授的家。
谦逊平易,俨然身边教授
初次见到阎教授,朴实是第一印象。灰褐色的休闲装,显得简单整洁;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透露出严谨的生活态度,脸上挂着浅浅的属于平易者的微笑。身子骨看起来很硬朗,要不是在谈话期间偶尔前倾者身子同时将一只手放在耳后,以示意提问大些声音或是重新问一遍,你不会相信眼前这位精神矍铄的教授已经91岁高龄了。教授会略显腼腆的将双手放在腿上,只有在谈到他取得的成就时他才抬起来摆着手笑呵呵地说:“我没那么好。”甚至一再嘱咐我们不要把他写得太好。在他的面前甚至想不起来像“德高望重”这样有分量的词语,却会在脑海中突然闪现出“身
治学严谨,桃李溢满天下
1937年,抗日战争在中国打响。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二十岁的阎长泰没有放弃继续读书的理想。根在山东的他千里迢迢奔赴成都,来到了坐落于大后方的华西大学。
“其实我上大学的时候报的是物理系,但当时华西大学的化学系最好,所以就转入化学系学习。”阎教授觉得自己和化学的缘分是一种出于现实考虑的转身,但也就是这一转便转出了一个日后的知名化学家,转出了一段与化学近四十年的情缘。从年纪轻轻的大学生到风华正茂的助教,从风华正茂的助教到资历清浅的讲师,从资历清浅的讲师到德高望重的教授,
在这近50年里,他长期坚持在科研和教学第一线,把近半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奉献给了祖国的化学科研和教育事业。
在中国化学科研方面,阎长泰教授可谓积极的开路者和先锋人物。他开展了制革、胶原化学、蛋白质化学和阿胶、狗骨胶的成分分析方面的研究,并在中国化学会会刊上发表了4篇较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反响。他在用电化学、原子吸收等方法测定有机物方面也做过研究;在环境污染的检测问题方面,他还指导研究生对高分子多空小球GDX系列对有机物的吸附、富集及分离作用,做了较系统的研究,为环境检测积累了大量翔实的数据,这一研究曾引起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后来,他主要从事色谱固定相方面的研究,合成了多种新型的热稳定性较好的气相色谱固定相;制备了多种薄层化学键合相。其中有些产品已可替代进口,为国家节约了大量外汇,获得了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阎长泰认为理论研究必须要有实验结果作为依托,因此在校期间进实验室做实验便成了他授课外的另一顿“家常便饭”,据其回忆说当时一个星期中至少有四天会进入化学实验室,长期的站立使阎老的腿至今还有些轻微的静脉曲张——这种病是化学工作者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但在阎老眼中,这一切都不算什么,因为现在他想起当初的拼命 “并不觉得辛苦”只是很享受做出实验结果后简单的开心。
在对学生的培养方面,阎教授要求严格,他既注重学生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又强调科学和科研的紧密结合,即时将最新科研成果吸收应用到教学当中,使学生既获得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培养了开拓性的创新意识。早年,他讲授过普通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制革化学和油脂化学等课程。1960年后,他又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过蛋白质化学、气相色谱、色谱法、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有机分析等现代仪器和化学分析课程,这些课程在当时都深受学生欢迎。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他与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几十年来,他培养的学生很多已经成为国内化学界的骨干力量。
作为化学系的领导骨干,他对化学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尽管如此,阎长泰还是直截了当地表示,与行政和管理工作相比,他更加热衷于自己的“老本行”——科研和教学。也正是在自己的“老本行”里,阎长泰收获了平生最大的幸福感——桃李满天下。说到这一点,91岁高
主持工作,“服从领导安排”
在山大工作了几十年,阎长泰的角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科研工作者、传道解惑者、行政管理者,三张不同的“脸谱”构成了阎老的精彩人生,而每一张“脸谱”都被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诠释。在这种角色转换中,他得以更加完美地发挥出自己的才能,更加彻底地释放自己的能量,从而更好地推动祖国化学科研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阎长泰在主持山东大学化学系工作的较长时期内,使该系有了较大发展。自1951年以来的30多年中,他一直担任化学系的主要领导工作。他凭着对党的科学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之情,以较强的组织才能和远见卓识,为该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发展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解放初期,化学系是一个师资贫乏、实验设备简陋、图书资料稀少、专业及课程设置极不完善的旧摊子。经过30多年的努力和发展,化学系拥有教职工人数攀升至240多,图书资料3万余册,中外文期刊几百种,现代化精密仪器数十件,同时,本科生人数增至500多,研究生也增至百人。1988年,化学系已经扩展成为包括化学系、应用化学系、理论化学教研室、胶体和表面化学研究所和化工厂在内的化学学院。在此期间,还相继独立出晶体材料研究所、化学新材料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在如此巨大的进步中,凝聚了化学系几代师生的艰苦努力,更倾注着阎长泰的大量心血和汗水。像量子化学、胶体化学、电化学、有机硅和晶体材料研究等一大批新兴学科和专业,都是在他亲自组织领导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中,量子化学和晶体材料研究,多年来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虽然在山东大学化学系的构建与发展中曾立下过汗马功劳,身为领导者和学术带头人的阎长泰一贯服从工作需要和组织安排,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已经成了阎老的口头禅。
壮心不已,做好参政议政
阎长泰心系民生,积极参政议政,以建言献策反映民意为己任。他在60年代到80年代担任山东大学民盟支部的主委,民盟山东省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教育委员会委员。在他退休后的三十年里,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阎老坚持每天读多种报纸、看电视新闻,以更加全面及时地了解时事,跟上时代步伐。
作为一位对祖国做出重大贡献的老者,他不要求社会的回馈,但是他要求自己继续服务于社会。
刘禹锡于其明志之作《陋室铭》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阎长泰教授,一辈子踏踏实实做事,一辈子低调朴素做人,这就足够我们后辈久久瞻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