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专家学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学者

 

 

 

阎淑珍:我人生的两段缘

 

 

作者:王磊   杨璐 

 

 

 

(指导教师:民盟山大东校区支部  王小舒)

 

 

 

       

 

阎淑珍教授说:“人是要讲缘分的。”说到这里,这位82岁高龄,身体却仍旧健朗的老人脸上露出了笑容,娓娓道来自己人生中的“缘”。

我与老师们的缘分

阎淑珍教授是幸运的,进入大学后遇到的都是名师,但在教授自己看来,这种遇到名师的幸福感却是在她离开了老师,独立工作之后才由衷体会到的。最令教授难忘的,是恩师兼导师童第周先生及其夫人叶毓芬教授对她的教导和帮助。

谈到自己的老师童第周先生时,教授翻出了很多有关他的书籍和相关记录,并从学术成就和人品两个方面给予了老师极高的评价。教授说,老师童第周从不讲空话,对论文的要求也是不在多,而在精。正是因为老师这种严谨求实的研究态度,使得教授在专业学习上一直抓住自己的研究方向不放手,没走太多弯路,这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1951年阎淑珍教授自山大动物系毕业后,就留在胚胎教研室给童、叶教授做助教,跟随童第周与叶毓芬夫妇学习研究,也是在这段时期,阎教授学习到了很多实验研究的先进方法和实验技巧,打下了专业研究的牢固基础。童第周与叶毓芬教授并不要求年轻人一开始就阅读原文杂志,而是教年轻人先学会教书,后再做研究。阎教授说,自己逐渐明白,教书和带学生做实验的过程就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也是将来做研究的根基,这也是她直到现在都一直追求的治学态度。和叶老师一起工作的这段日子成为阎淑珍人生中最难忘的时期,1976年,叶毓芬教授因病去世,从不轻易落泪的阎教授在前去八宝山吊唁时忍不住泪流满面。后来,她还为此写了一篇名为《我的追念》的文章来纪念叶毓芬老师的百年诞辰。在这篇文章里,处处都流露出阎教授对叶毓芬老师的尊敬和感怀。

从教数十载,教授一直坚持“育人树人”的观念,对于学生的教育,一直十分重视“德”的培养,这也是她一直强调的——“一个人首先必须有德,然后才能成大才”。在培育学生方面,教授是非常负责的,她是很讲“师德”的老师。1985年,教授收到了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会主任发来的邀请函,愿意为教授提供资助并开放实验室和图书馆资源,这在当时对于一个大学老师来讲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对于研究生物科学的教授,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但是,她婉谢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邀请,因为她要专心带好自己的研究生,对她来讲,学生才是最重要的。教授自己说,这种观念的树立也是受到了老师很深的影响。不但是对学生,阎淑珍对待生活也很认真。就像她自己说过的,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讲逻辑,一定要有缜密的逻辑思维。正是因为有了这种踏实严谨的作风,1951年刚刚大学毕业的教授就在叶毓芬老师的引荐下加入了中国民主同盟,并在随后的工作中,长期担任民盟小组组长等职务,参加过很多次民盟组织的活动。在谈到对民盟现在工作的看法时,教授拿出了自己整理的单子,一字一句地给我们讲起来:首先就是希望民盟能积极地参政议政,发挥自己的监督作用,尤其是对于大学内的学术腐败问题,要加强监督和惩治;二是要在宣传方面能多引导老师以教学为主;另外,要加强盟员与盟组织之间的交流,增强组织的凝聚力。

提到自己的中学时代,教授是很自豪的,生在青岛长在青岛的她,曾就读于著名的女子中学——青岛文德女子中学。说起自己的中学时光,教授表示,自己很怀念中学老师。那时,文德中学的老师都是名校毕业的,其中令教授记忆犹新的一位就是留美归来、对学生极为严格的校长,当时学校有非常严格的校规,学风严谨。

无论是中学时代的老师,还是大学时期遇到的名师,阎淑珍一直饱含敬重之情。并且在毕业之后毅然决定也成为一名教师,将她与老师的这种缘分一直延续下去。

我与大海的缘分

1926年,阎淑珍教授出生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直到她进入大学之前,阎淑珍一直没有离开过青岛,这也就注定了她一生都会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1951年,阎教授刚从山东大学动物系毕业,就留在动物胚胎教研室做教师,从助教做起。先后承担了十几个课的实验,并独立教授了十个左右的课程和专题,主要是动物胚胎、发育生物学和组织学、科技英语等等。阎淑珍教授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老师常常讲脊椎动物胚胎的教材资料最薄弱的一科即鱼类胚胎,研究较弱。因此,阎教授就决意研究鱼类胚胎课题,特别是海洋鱼类在胚胎发育以及后来的发育生物学内容中,国内外的研究以海洋鱼类作为研究材料并以此形成连续成系统的研究还比较欠缺,大多是用观赏鱼作为研究材料。从1978年开始,阎教授就开始研究黄海北部太平洋鲱鱼的繁殖,重点为鲱鱼受精生物学和鲱鱼孵化机制。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阎教授选择黄海北部青鱼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生殖习性,人工授精、繁殖、育苗、胚胎发育,并在黄海北部各海湾进行了长时间的驻点研究。通过对许多渔村渔民、渔业大队大量长期的调查访问和实验,取得了第一手扎实的数据资料。并根据文献资料,对这个海域的青鱼资源做了研究分析和评估。可惜的是,20世纪70年代,人们对于青鱼资源并无太多认识,对于这一大块渔业资源,在20世纪的黄渤海鱼类分类书中尚无正式记载,所以根本无人提及青鱼资源的形成来历、发展过程等,对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资源的兴衰和持续发展也就更无从谈起。20世纪80年代,阎教授敏锐地意识到了人们对青鱼资源的滥捕与损害,但她关于如何保护与挽救青鱼产卵场的意见并未引起当地政府部门的重视,直至今日也无人论及。20世纪60年代,由于船只数量的迅速增加,黄淮海成汛的经济鱼类已经由30余种急速下降至不足10种,80年代初,黄渤海成汛的鱼群只剩下三鱼一虾(鲐鱼、鲅鱼、青鱼、鹰爪虾与对虾)。面对这样的危机,阎教授在80年代初,将渔民以及渔业公司酷捞滥捕的事实一一列出,根据资源被损害的程度以及所潜伏的危机提出8项建议,还特别向有关部门提出如何保护渔网的受精卵、胚胎以及补救方法,但是,直到现在,这8项建议竟连1条也没有兑现。八十年代中期,面对越来越严重的海洋污染,82岁的阎教授感到非常痛心,她一生与海洋相伴,却几乎无力挽救日益恶化的海洋环境。1992年,阎教授跟随民盟省委进行山东省水质的相关调查,发现大海存在的很多隐患。其中最令老人心痛的还数小清河的水质问题,“至今小清河仍然像条臭水沟流入渤海,这是我的一块心病”,阎教授如是说。

除了在青鱼资源研究上取得成就外,教授在荣成做驻点研究时,还擅于“创造”——设计了网箱并开创了海带架上网箱养殖的方式。教授在长期的实地观察中发现,海带的养殖规律是11月中旬插苗,5月份收割,而6月份到10月份这段时间内海带架是空闲的。因此,她就因地制宜地提出在此海带架空闲期内设置网箱育苗养鱼或者养虾。这项技术给荣成的渔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使海洋养殖的基本资源得到充分应用,并开始流传到其它的地方,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也仍然在沿用这样的养殖方式。

教授在1958年春就带领生物系、水产系、海洋系的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青岛沿海(崂东、崂西和阴岛)、即墨至莱阳海岸各海湾滩涂的气象、水文和生物分布,做了三个月的徒步调查,取得的数据全部交给山大和海洋水产局,以作为山东省开展海带南移养殖的根据。从此,山东省才获得海带养殖的成功和发展,海带养殖成为当下渔民生产的一大主项和经济收入来源。

尽管已是耄耋之年,但教授仍然是精神矍铄,并且非常健谈。老人告诉记者,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漫漫人生之路,她始终遵循着两条谈不上是座右铭的做人处世原则:一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另一条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虽然现在仍住在刚从青岛搬过来时的旧房子里,家具也都很陈旧。但教授总是说“有个窝就行了”。不会刻意地追求物质的享受,这也是他们那一代老教授身上最值得我们尊敬的地方。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