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专家学者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家学者

 

 

 

立足本职结硕果  参政议政谱新篇

——记山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青岛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怀荣教授

 

 

青岛大学党委统战部  蔡 虹

 

 

 

 

刘怀荣,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青岛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历任青岛市第九届政协委员,青岛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九届青联委员;现为山东省第十届政协委员、民盟山东省省委委员及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民盟青岛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等。近年来,他以深厚扎实的专业造诣,孜孜以求、刻苦钻研的精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教学、科研业绩,赢得了广大师生的赞扬和尊敬。

做好本职工作突出党外代表性

刘教授儒雅温和、低调平常。自1992年在青岛大学工作以来,他对工作始终一丝不苟,把大量的精力都投入到教学和科研中。他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广博的知识和精彩的讲授,赢得了学生的普遍欢迎,教研成绩取得了累累硕果。他主持完成了省教学研究项目“山东省汉语言文学专业试点改革”,主持《中国古代文学》山东省精品课程,及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以提高研究能力为核心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研究”等;他的教学成果分别获得2005年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004年青岛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青岛大学研究生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均为第一位)。而他本人,则获得过1998年青岛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青岛大学首届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一等奖等奖励,三次获得山东省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先后得到了青岛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山东省高等学校首届教学名师的殊荣。

这年来,刘教授在科研方面的研究重点为中国诗歌与诗学、魏晋南北朝唐代文学,已出版《赋比兴与中国诗学研究》、《周汉诗学与文学思想研究》、《二十世纪以来先秦到唐代诗歌研究》、《唐诗宋词名篇导读》等专著十余部,在《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110余篇,其中有20余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高校文科学报文摘》、《文艺报》等文摘刊物全文或摘要转载,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并获得了2009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三)、2007年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北京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三)、2006年山东省高校和2008年青岛市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励。

由于成绩突出,刘怀荣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8年入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并继2004年之后再度入选青岛市拔尖人才。从2006年起,他还担任山东省 “十一五” 人文社科强化重点建设基地——青岛大学东亚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该中心近年的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和相关专家的好评。

中国古代文学不是热门专业,研究难度大而收入又低,青大的研究资料和其它客观条件与一些重点大学无法相比。刘怀荣教授取得的成绩,来自于积极进取、安贫乐教和长期心无旁骛、潜心学问,来自于比别人更多的主观努力。

积极参政议政 认真履行职责

刘教授1998年被推选为青岛市第九届政协委员、山东省第九届青联委员, 2001年任民盟青岛市委委员,2003年任青岛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07年任民盟山东省省委委员,2008年任山东省政协委员。从学术带头人到党外代表人士,虽然刘怀荣承担的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的任务不减,担任的社会职务越来越多、责任越来越重,但是做好本职工作,专业与教研工作不丢确实难能可贵。不管社会角色如何变迁,刘怀荣始终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政策水平和办事能力,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之中。真正做到了在学术成果和地位上突出,在党外人士中代表性突出,参政议政水平突出。温文谦恭的刘教授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论是身为政协委员,还是人大代表,刘怀荣都勤于参政议政、敢于坦率直言,每次政协、人大开会前,他都很认真地写提案议案,积极围绕省、市、高校的中心工作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贡献自己的力量。自1998年来,他先后提交过近二十份提案和建议,大都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些部门还多次给予面复,不少合理建议得到采纳,先后于2003年、2009年被评为民盟山东省参政议政先进个人、民盟山东省盟务工作先进个人。

鉴于青岛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现实,刘教授的全部提案和建议基本上是以文化建设为核心提出的。与国内很多历史名城相比,青岛历史较短,历史文化资源相对较少,但崂山道教历史悠久,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针对这一点,刘教授把崂山道教的研究作为自己科研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刘教授先后围绕崂山道教文化,主持完成了教育部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山东省古籍整理研究项目和青岛发展研究中心项目3项,完成了《<崂山志>整理研究》、《崂山道教与<崂山志>研究》等书稿,还发表了一批与崂山道教有关的论文。

在大量科研工作的厚实基础上,刘教授先后撰写了《加强崂山道教文化研究,举办青岛国际道教文化节》、《加强崂山道教文化研究,促进青岛文化产业发展》等提案和建议。其中,《加强崂山道教文化研究,举办青岛国际道教文化节》是在2000年青岛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提案认为,为了促进旅游业的发展,青岛市应当加强崂山道教文化的基础研究,为举办与啤酒节、海洋文化节鼎足而三的国际道教文化节做好充分的准备。该提案被评为当年的优秀提案,受到青岛市人民政府、青岛市人大常委会和青岛市政协的表彰奖励。其建议虽然在青岛市没有完全落实,但近年来四川、江西等地,已多次成功举办过道教文化节,促进了当地旅游经济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回顾这些事实,更可看出教授提案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刘教授在2004年青岛市第十三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崂山道教文化研究,促进青岛文化产业发展》建议,指出青岛市要扩大旅游客源,尤其是国际客源市场,应当充分利用崂山道教文化资源,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办法。

刘教授认为,要改变青岛文化相对滞后的现状,当从直接培养人才的教育入手,不仅应加大对驻青高校的支持力度,在人才引进和人才使用政策等方面,也要改变以往重工程技术人才而轻人文科学人才的倾向,使青岛成为人文人才聚集地,以促进青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应设立青岛市人文科学文化学术活动基金,用来支持人文科学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和优秀成果的出版等。本着这样的思路,他在青岛市政协九届五次会议期间提交了《关于对驻青高校加大支持力度的建议》,该提案被收入市政协办公厅主办的《社情民意》第十二期(总第147期),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

在刘怀荣担任青岛市人大代表期间,还通过大量的调研工作反映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提交了《关于建设人文青岛的几点建议》、《维护城市形象,有效清理办假证者》、《完善小学升初中办法,加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为驻青高校教师建设经济适用房并提供购买经济适用房绿色通道》等建议,均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2008年以来在省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切实解决高校负债问题,确保我省高校的正常发展》、《重视道教文化资源,加强我省道教文化旅游的研究与开发》等提案,受到《联合日报》、《青岛日报》、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及省政府办公厅、财政厅、旅游局等多个部门的广泛关注。

刘怀荣教授还担任中国民主同盟青岛大学基层委员会副主委、民盟青岛市委委员等党派负责人职务,他从忙碌中抽出时间积极参加民盟各项活动,认真履行民主党派工作职能,因表现突出荣获1999年山东省优秀盟员称号。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