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山东民盟贤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民盟贤达

 

矢志向党  竭尽绵薄 

——记徐文园先生 

 

 

山东省政协原副主席、民建山东省委原主委徐文园生前曾在《我是怎样走上社会主义光明大道的》一文中,留下这样深情的两句话: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对我的恩情,我是念念不忘的。” 

“我要在有生之年,竭尽绵薄,在社会主义幸福大道上继续前进。” 

这是徐文园先生发自内心的由衷之言,肺腑之言。他的一生,正像他在文章中所表述的那样,念念不忘中国共产党的恩情,与党风雨同舟,竭心尽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为发挥本会参政党作用和山东民建各项工作,为加强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徐老从青年时代起,就一直追随进步思潮,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1914年4月,他出生于胶东半岛的文登,抗日战争爆发后,亲眼目睹了日寇侵华暴行,满怀愤慨、一腔热血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在陶铸同志主持的湖北省应城县汤池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任湖北省合作指导员,继而在中共地下党组织支持的陕西临潼县政府任民政科长,之后又在成都金陵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在抗日救亡、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他转任西安亿中实业公司高级职员、经理,后又任青岛同泰橡胶厂副厂长。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黑暗统治,使他实业救国之志无以实现,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广大解放区采取封锁政策,不许青岛市的工业产品到农村去销售,产品无销路,导致工人被遣散,工厂停产,同泰橡胶厂至青岛解放前夕,已陷入奄奄一息的绝境。 

1949年6月2日,万众欢呼青岛解放,徐老满怀对新中国的向往,当即召回工人,开工生产,支持新中国的建设,当月就有产品上市。在党和政府的领导、鼓励下,他积极参加工商界的工作。 

 

党对民族工商业的保护政策,使徐老对党充满了敬重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受到莫大的鼓舞。他刻苦学习毛主席著作,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国家领导人的讲话,紧跟党和国家的部署。在恢复国民经济的三年中,他不折不扣地执行党的政策,带领同泰橡胶厂,积极贯彻党的“劳资两利”政策,在有关方面帮助下,成立了工厂劳资协商会,经常就工厂的重大事项进行协商,主动缩短职工劳动时间,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调动职工生产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和数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大了销售。在贯彻“城乡互助”政策方面,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矿山运输的迫切需要,除生产自行车胎外,还增加了手推车胎的生产,并通过参加青岛市城乡物资交流大会,推销产品,扩大经营范围。中共中央山东分局曾就青岛同泰橡胶厂的经验,函报中共中央华东分局,并号召山东各地向他们学习。 

徐老一心一意跟党走的行动,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信任。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发表后,中共中央华东局在上海召开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会议,他被安排参加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李宇超部长率领的山东代表团前往上海开会。在会上听到了陈毅市长的讲话。陈市长气势磅礴、语重心长、极具感染力的讲话,使他深受教育,回到青岛后,他代表青岛同泰橡胶厂申请公私合营,在青岛市第一批进入公私合营企业的行列。他的举动对当时青岛工商界同业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对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在党的教育和培养下,他坚定不移地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走社会主义道路”成为他人生道路上的座右铭。 

 

1952年1月,徐老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54年10月,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从此,他的命运便与爱国统一战线、多党合作事业紧紧相连。他历任青岛市人委委员,青岛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委,山东省工商联副主委,省政协常委,省民建副主委、主委,省政协副秘书长,政协第五、六届山东省委员会副主席,民建中央常委、咨议委员会常委,全国工商联执委、常委,第二、三、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省民建名誉主委等职。几十年如一日,他坚守着一心一意跟党走的人生信念,不辱使命、率先垂范。 

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山东省民主党派组织恢复活动和发展的时期。当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各条战线都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中共中央重申了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恢复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倡导的民主协商的传统,要求各民主党派把工作活跃起来,尽快落实统战政策,重新开始基础建设。时任山东省民建临时领导小组成员之一的徐老,积极贯彻执行中共中央重申的一系列统战方针政策,紧紧依靠中共山东省委统战部的支持,带领山东民建从落实政策改正错案,到发展成员充实队伍,从恢复活动开展工作,到引进新人,新老交替,从调整编制补充人员,到加强机关建设,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使山东民建的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在新起点上迈开了坚实的步伐。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随着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民建的主要工作也转到为经济建设服务上来。徐老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恪守“坚定不移跟党走,尽心竭力为四化”的行动纲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献计出力。他带领山东民建积极响应民建、工商联两会中央关于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工作部署,咨询服务工作逐步由大中城市向中小城镇延伸,从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向老、少、边、穷地区扩展,1983年和1984年连续两年对青海省进行了经济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当时他已70岁高龄,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带队,从济南、青岛、淄博、烟台等市,抽调了具有酱菜酿造、钢材加工、照相制版、电器维修、塑料编织、橡胶制品、皮革制作等19个方面有技术和专长的30余名成员,组成“山东省民建、工商联赴青海咨询服务团”,先后两次赴海拔2000多米之高的青海省,对西宁、湟中、大通等市县的11个企业给予咨询服务,两次共计93天,提出各项建议73条,提供技术资料34件,设计制作了各种模型,修复安装照相制版设备等,受到了当地党政部门、企业及青海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和普遍好评。《青海日报》、《人民日报》都对这一有影响的活动作了专题报告,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显著成绩,也得到中共山东省委的充分肯定,受到广大会员的衷心拥戴。 

 

1989年12月,中共中央颁布《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确立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地位。这极大地鼓舞了各民主党派,有力地推动了各民主党派工作的开展。参政议政成为民建作为参政党的第一要务,时任省政协副主席、省民建主委的徐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恪尽职责。他带头学习中央文件、重大决策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积极参加省委、省政府有关协商会、座谈会、情况通报会,就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建言献策;积极从事政协组织的社会调查、委员视察活动,不辞辛苦,深入基层调查研究,积极参政议政,为促进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殚精尽智,向党和政府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与此同时,他带领山东民建主委会一班人,以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为着眼点,制定会员培训计划,要求全省民建各级组织有步骤地培训成员,进一步明确参政党的性质、地位、作用,认清新形势下所肩负的使命,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他积极推广由青岛市民建首创的“议政日”活动经验,肯定这是一种上下联动、全面参与的参政议政好形式,突破了过去只有少数上层人士通过人大、政协渠道参政议政的局限,发挥了基层会员的作用,增强了民建组织的整体功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民建中央、中共中央统战部、省委统战部肯定了这一做法,并组织各地前来学习。 

 

徐老深知民建事业的发展、参政党作用的发挥,离不开会员基础。他非常重视民建组织的发展,为培养骨干、为民建事业的新老交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山东民建的资料上,有这样一组数据:恢复组织活动时期,会员总数为938人,到1990年6月,民建会员的总数达到2127人。这个数字与徐老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后来成为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民建省委五届、六届主委墨文川,当时是省六届政协的常委,参政议政能力强水平高,徐老看好了这个人才,他与时任省民建副主委李功九一同,多次找墨文川谈心,使其逐步加深对多党合作和民主党派作用的认识,最终促使其加入了民建。每当提到自己入会的经过,墨文川都会忆起徐老当年不辞辛苦光顾寒舍的感人一幕: 

1990年的夏日。正在午休的我,听到敲门声,完全没有意识到谁会这时候来访,赤着膊穿着个大裤衩子的我一开门,就被眼前两位笑容可掬的老人惊得手足无措了。这么尴尬的场面,就是我,一位山东大学的教师初识省政协副主席、省民建主委徐文园和副主委李功九的情景。 

同样完全没有想到的,不久,徐李二老竟然又再次光临。那时,我住在山东大学南院40号楼的4层上,楼道狭窄阴暗不说,由于居室狭小,许多人家把杂物和蜂窝煤,都堆在楼梯的角落处,每次爬楼梯都要十分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沾灰掉土,磕磕碰碰。徐老已近耄耋之年,李老也年逾古稀,他们不辞辛苦,为我这么一个小小的知识分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爬楼登室,着实令我感动。最终促使我加入了民建。 

徐老、李老对多党合作事业的赤诚,以及他们的人格魅力,使墨文川充满深深的敬意和永生难忘的情愫。他说:“二位长者是我加入民建的引路人,这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无需多举例,徐老为民建事业的鞠躬尽瘁、全心奉献由此可见一斑。 

 

在徐老心目中,个人进退比之民建事业是退居其次的。1992年山东省民建召开第四届代表大会,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他以会的大局为重,主动请求退居二线,不再担任实职。从这个举动中,我们再次领略了徐老身上无私的品格和崇高的风范,以及从他身上集中反映出的民建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为人做事的深厚造诣。 

让贤退居二线后,他仍像在领导岗位时那样严于律己,将关注民建作为自己的一份责任。关心会的工作,阅读文件,提出建议。在抗灾扶贫活动中,他带头捐献。1998年,我国面临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徐老每天收看电视,心急如焚。在得知统战系统要为抗洪救灾进行捐助时,他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到会,第一个捐款。1999年,省委、省政府提出扶贫计划,时任省民建主委墨文川主持主委会,商讨民建如何围绕扶贫办些力所能及的实事,最后决定选择沂南县朱蒙村为扶贫点,帮助朱蒙村小学修缮危房,解决孩子们上学问题。徐老积极响应,整理出衣物,并让老伴亲手为一些衣物缀上并加固纽扣。此后至今的近十年中,特别是在省直机关组织的每一次大的捐助活动——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5年的扶贫助残、2008年的南方雪灾……徐老都是第一时间、第一个给机关打来电话,叮嘱别忘了有他的一份钱款要捐献。而且在历次救灾、扶贫捐助活动中,徐老个人都是捐双份款,分别送交省政协和民建省委,每次都不低于2000元。次次如此、年年如此。他还数十年如一日,每次都缴纳数十倍金额的会费,充分表达他老人家爱党、爱国、爱会的赤诚情怀。 

2008年3月14日,徐老在济南溘然长逝。3月19日,刚刚办完徐老后事的徐老家属,专程前来民建省委机关,遵照徐老遗嘱,向民建省委缴纳会费人民币一万元,了却了老人的最后心愿。 

徐老几十年走过的历程,无不显示着他矢志向党、竭尽绵薄的赤子情怀和廉洁奉公、严于律己的高尚情操。虽然,徐老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精神却永远激励着后人,从他那扎实坚定的足迹中,人们获得了方向、温暖、信心和力量。 

(撰稿人:谷莎丽)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