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山东民盟贤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民盟贤达

音容宛在风范长存 

——记蒋士和先生 

 

 

著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机械科技专家、教授,原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顾问,原中国民主同盟山东省委常委,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蒋士和先生,1917年7月7日出生于安徽省太和县,2006年3月13日在山东济南溘然长逝,享年90岁。 

蒋士和先生出身于书香门第,青少年时代正处在国内战乱时期,列强纷争、军阀割据、日寇的铁蹄和国民党的腐败使他从小就产生了朦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忧患意识,早早树立起知识兴邦、科教兴国的鸿图大志。 

“许身科教平生志,衣带渐宽终不悔”,这是他对事业不懈努力和执着追求的真实写照;扶弱济贫,助人为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他处世为人的根本原则,伴随他走过了近九十载非凡人生。 

逝者长矣已,但蒋士和先生音容宛在,风范长存。 

立志报国,投身教学 

蒋士和幼年时举家迁至山东青岛,1935年于青岛礼贤中学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40年毕业于该校机械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年代,为了寻求报国之门,他毅然放弃了在上海租界内某英国公司优厚待遇的工作机会,几经坎坷,离开日寇铁蹄下的上海辗转来到广西。先后在柳江机器厂和浙赣铁路桂林机厂任铸锻车间工务员和车间主任。1944年6月桂林沦陷后,已有4年多工业技术实践经验的蒋士和先生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国民政府交通部第一批留美研习生,为日后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在美国近两年的研习期间,蒋士和先生得到了美国铸钢公司C黎利奎斯博士等著名专家的精心指导。在这次不算宽裕的研习期间,他结合工作现场的实际情况,抓紧一切机会锲而不舍地查阅各种典籍,扩展新的知识。他还利用休闲、交友的机会,同本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收集各种技术资料。这些都为他回国后的工作和后来的事业发展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1946年9月,蒋士和先生怀着一颗爱国、报国之心,谢绝了美国专家、导师的挽留,带着一份令人满意的研习报告回到了他深爱着的祖国。 

回国后蒋士和先生于1946年10月来到国内外享有盛名的山东大学任教,先后任山东大学(青岛)机械系副教授、山东大学机械系副教授兼实习工厂主任、山东工学院机械系教授兼金工教研室和机制工艺教研室主任、山东淄博工学院(工专)教师、山东农机学院机械系教授。直到1980年,蒋老教书育人34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奋斗在教学一线,为人师表,传道授业,堪称德艺双馨、桃李满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他曾参与了山东工学院及实习工厂的筹建工作,主持金工教学及实习课程,并编写了讲义和教材;编译了大量美国铸造学会有关技术资料,在国内推广宣传;亲手组建了山东工学院机制工艺教研室,并亲自设置专业、编写教材和课程设计、培养师资,先后多次参加全国重点工科院校教学大纲、毕业设计答辩、教学计划的讨论及审定会议,通过自编的教材与各校进行学术交流,为山东工学院机械专业打下了教学、研究工作的良好基础,并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力量。 

几十年的辛劳付出换来了丰硕的教学、科研、学术成果:先后发表了《铸品设计及经济制型方法》等十几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出版了学术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专业著作《灰铁及球铁生产理论与实践》,他主持的“灰铁及球铁缩颈冒口设计与应用”研究项目获1978年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和淄博市科学大会奖,1980年研究的“灰铁及球铁型内孕育技术”成果为国内首创。 

蒋士和先生一贯治学严谨,注重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在山大执教时,受唐山水泥厂之邀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他把从美国学到的技术和实践经验应用到提高耐磨钢球耐磨性和成品率的工艺问题,取得很好的效果。他从美国带回的有关辛普森混砂机和松砂机的技术资料,成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省试制该机型铸造设备的重要参考依据,当时主持该项目的省机械厅章鸿基总工程师后来经常将此事挂在嘴边,作为“洋为中用”的范例。 

转战科技,如虎添翼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蒋士和这位年逾花甲的老知识分子重新焕发了青春活力。1980年7月,蒋士和先生调任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教授。从教学到科研、管理角色的转换,机会与挑战并存。但是,他依靠34年教学实践中科研、管理经验的积累,加上早年留美时获得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的管理模式,在这个业务性很强的管理岗位上很快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然而,在当时那个非常时期,虽然党的思想、路线已得到“拨乱反正”,社会主义事业刚刚按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开始战略转移,而要实现“四化”建设的目标却依然百废待兴。1980年正值山东省科学院建院伊始,科研、学术、管理工作繁杂、具体,千头万绪,历史的责任和繁重的业务工作同时压在了蒋士和这位花甲老人的肩上。体重减轻、身躯消瘦和疾病的折磨都不能压垮他那乐观向上的心态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他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得心应手,从容应对。1984年,他带领一个由8名专家组成的支援沂水科技考察团深入沂蒙山革命老区考察脱贫、扶贫,被聘为县里的科技顾问,1985年又率10个人的专家团远赴新疆哈密为当地的开发建设献计献策,为支援革命老区和祖国的边疆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位居高职的蒋老非常平易近人,从来不在人面前摆“官老爷”的架子。尤其对院里的年轻科技人员更是热心支持,关怀有加;不管是对专业知识和科研工作的咨询和请教,还是主持科研项目鉴定会,他都有求必应。所学专业和他相同或相近的年轻人每逢同他相遇打招呼时,他都会关切地问:“现在搞什么(课题)了?怎么样,有什么困难吗?” 

在蒋士和先生任山东省科学院副院长、教授和顾问的十年多的时间里,他潜心研究,取得了更加辉煌的成就:他利用自己掌握的多国外语翻译了大量发达国家的专业技术资料,发表了《能源技术中的材料问题》等多篇重要学术论文。担任了山东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铸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同时任美国铸造学会会员,他还被省政府选为山东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更让蒋老感到光荣和自豪的是:1983年,他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并连任两届。这充分体现了党对优秀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老党(盟)员的关怀、信任和期待,也是对他几十年如一日,为国为民做出突出贡献的肯定和褒奖。 

“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忠实信徒 

蒋士和先生在大学教书时经常对他的学生讲,“我有两位最崇拜的老师”,他那是指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把“民主”和“科学”拟人化了的“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这种说法看似调侃却寓意深长。因为蒋老在学生时代就先后受到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及以两次“国共合作”为代表的中共统一战线的影响,崇尚科学,渴望政治民主和民族自由解放。因为他相信陈独秀所说的,“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因此,他留美回国后毅然选择了教师的职业,以求不断探索和向学生传播新的科学知识;解放后他参加了民盟,期望通过“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这个平台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责。 

建国后,新中国的民主之路并不平坦。受左倾思潮的影响和干扰,在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统一战线政策阴晴圆缺、变幻莫测。解放后蒋士和先生积极要求上进,力求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并于1953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先后任民盟济南市委第一、二届候补委员。他坚持定期向组织写工作小结和思想汇报,几乎每月一份,可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还是想整他的“黑材料”。但他在“反右”之前的几次运动中并未受到大的冲击。这是因为时任山东工学院院长和民盟济南市委委员,后来成为山东民盟第一届主委的丁履德先生在暗中保护他。 

1957年,在“反右”运动中蒋士和先生被错划为“右派”,开除盟籍,还受到降职降级的处分,被下调到淄博工学院(工专);妻离子散,天各一方。但在如此逆境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对真理的坚定信念。加上“十年动乱”,他的冤案持续了22年。1979年——“拨乱反正”后的第三个年头,历史终于恢复了它的尊严与公正,蒋老的命运也发生了根本的转折。随着彻底平反恢复名誉,他的荣誉和地位犹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淄博市政协副主席、淄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科学院副院长、省科协副主席、民盟山东省委常委、全国人大代表。但他深知自己的职权和民主权利都是党和人民的重托,所以他备加珍视。为官时,他两袖清风;当人大代表,他为民请命,把民主权利用好用足。每年开人代会,他都积极踊跃地准备提案或议案,在1990年全国人大第七届三次会议上,由他本人提议,32名代表联名提出的《建议支持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协会、研究会开展工作(第291号)》的提案被国务院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凡事都要讲科学,一切按科学规律办事;发扬民主,践行民主,成为他从事科教事业和一切社会活动的自觉行动,也是他成就事业的基石。 

蒋老一生乐观、豁达、风趣、幽默,如今虽已驾鹤西去,但他的品格、情怀、音容笑貌和人格魅力都留给我们无尽的追思与怀念。 

(撰稿人:蔡滨)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