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山东民盟贤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民盟贤达

 

用诗人的眼光规划城市与建设 

——记城乡规划设计师方运承先生 

 

 

 

鲁城翰墨曲弥高,绘景抒情挥黛毫。 

溽暑已消人健朗,栏轩凭倚乐秋涛。 

这是方运承先生在“历下亭诗会”上吟唱的赞美济南大明湖的诗句,载于《中国建设报》,后收入《匠意集》中。《匠意集》是一本特殊的诗集,它展现了我国优秀建筑师们的博远精神与文采修养,反映出他们独特的匠人内心世界。优秀的建筑师是用诗人的眼光观察事物和规划优化环境的,方运承总工程师就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位。 

1916年9月方运承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的一个普通书香家庭,自幼热爱文学艺术,193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前身)建筑系。随后到抗日战争的大后方重庆做教师和工程师。1945年开始在青岛工程部门做重要技术工作。1949年9月青岛解放,他受聘于青岛市政府的房产和建筑工程部门担任技术领导职务。由于工作出色,1956年调入省城,先后在山东省建设厅、城乡建设委员会、省城乡规划设计院任副总工、总工,省会规划建设委员会专家组长,省政府顾问等职,直到1994年离休,2005年6月因病去世。 

方运承先生是国家科委任命的教授级高工、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拔尖人才,他把毕生精力贡献给国家、省市的建设和规划事业,是著名的教授级资深建筑师。但是,他给人们的印象从来就是一位儒雅、谦恭的长者。改革开放后他已经是古稀老人,然而却精神矍铄、不知老之将至,关心城市规划建设,积极参政议政。他不服老,不愿被人们呼为方老,所以大家一直亲切的尊称他为“方总”。 

方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曾担任过青岛市人大代表、政协山东省第四、五、六届常委。由于在专业方面的成就,他被推举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山东省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山东省城市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早在1953年他就参加了中国民主同盟,是山东民盟在工程技术界最优秀的盟员之一。 

1990年6月世界建筑师大会发出的《蒙特利尔宣言》开宗明义:“建筑是人文的表现,它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形象。”“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与环境的结合,对大自然、城市景观和我们传统的尊重,都是公众关心的对象。”方总毕生的全部活动都贯穿着这个理念,从来不孤立的观察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他坚持,规划是城市发展的战略、建设城市的纲领。每个城市的个性是其特色和魅力之所在,不能统统被淹没在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之中。他发表过多篇论文,在《传统建筑与回归》一文中重点批评了不重视保护城市历史文脉、特色环境、盲目追求现代主义的现象,强调“突破和改变城市面貌景观的千篇一律,弘扬和塑造中华民族的城市特色,我国城市建筑设计应依据地域风貌,尊重历史、继承传统建筑及园林之精华”。 

方总的故里常州是江南水乡、读大学又在六朝故都的南京,初次踏入工作岗位到了长江上游的重庆,而后去到滨海港城青岛,最后落脚在泉城济南,一直傍水而居,所以他对“亲水”怀有切身的体会和深浓的情感。水是生命的依托、环境的灵魂,优秀的传统建筑都注重水环境的再创造与升华。他认为,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中,应该十分关注发挥水的魅力,做好水的文章,把利用好水系视为尊重大自然、保持生态环境、贯彻人文精神的体现。 

方总以其丰富的经验、深厚的学养对山东省和济南市的城镇建设与规划做出很大贡献,从黄海之滨到运河两岸,许多重大项目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方总满腔热忱投入参政议政工作,他提出过多项价值很高的建议,其中很多部分被政府决策时采纳。80年代中,针对某些单位不能认真及时地研究、答复民主党派建议的拖拉作风,他在政协小组发言时引用一句古诗:“一入侯门深似海”,如此幽默、率直而富有文采的批评,闻者莫不会心微笑。这一批评对与相关部门的沟通起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在提案承办单位不能从发展的前景认识其建议的意义时,方总则反复、详尽地加以阐述,努力敦促相关部门予以认同,即使一时不被采纳,也要留请备考。 

例如,1990年3月方总在省政协六届三次会议上提出《吁请将聊城市将建的京九路火车站规划位置稍向西移,为发展聊城市旅游事业创造优良条件》的提案,并附有精美的规划简图。聊城市中心有一个凤城湖,面积达43平方公里,相当杭州西湖的80%,为华北之仅有。他把聊城的凤城湖和杭州西湖做了比较,后者陆域为水面的5倍;而前者陆域仅为水面的一半,显然狭窄得没有发展余地。如果将新车站西移,则可把陆域扩大到水面的15倍,虽仍不大,却已能规划布置六、七处景点,小具规模,可为发展旅游提供起码的空间了。可惜当地政府囿于原有规划,未能做出较大调整。 

嗣后,方总敦促省民盟组织力量再赴聊城调查,与有关方面反复沟通协调,并于同年5月致函聊城地区行政公署,恳切说明聊城新车站西移“不仅对配合北地明珠凤城湖的陆域景区拓建有长远的综合效益,也给城市的西缘发展带来宽松、优美、宁静、深邃的环境,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素质与风貌”。他颇具远见的指出:国内外城市火车站选点,“多在城市的边缘或郊区,……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权衡,要求明智,似不应再有一步失招,致百年遗恨的事了”。车站西移则把公铁交通的繁忙、嘈杂,均引向周公河西岸,“沿岸再以绿化密林相隔,留得一片宁静祥和赠给河东,不仅给河东创造了好的居住条件,也增加了凤城湖的陆域置景区,使她从表面走向景深,平添了大片的清丽幽静,提高文化旅游城市的素质与等级,建好我们山东省仅有的聊城西湖!” 

1992年3月在省政协六届五次会议上再次提出聊城车站西移的意见。同时,方总又提出《为新兴港城日照市选择好中心城市的地点》的提案,指出日照市是新兴海港城市,为我国具有10万吨级深水泊位的三大港口之一。专家们经过勘查、论证认为,应把石臼、岚山两港之间、地势平坦的涛雒镇选作中心城区。并绘图介绍了青岛、宁波两大城市的相应规划,形象的说明选择涛雒镇的先瞻性和合理性。 

在两个提案全被否定答复之后,于1992年10月方总给省政协写了四千余言的长信,综述两项提案的内容和意义。他激动地说:“事情虽有波折,但作为政协委员,还是要再次力陈其利弊,争取时机,把问题搞清楚,明辨是非,再定取舍。这是我省政协赋予委员们的责任和殊荣,不能等闲视之!”赤诚之心溢于言表。他进一步建议,省政协选择具有开拓性建议、却容易被短期行为、表面效益所阻滞而搁置起来的重要提案,在未送达有关单位前,邀请专家和知名人士先开专题评议会,谋求更有权威性的客观结论后,再一并送主管单位权衡采纳,以防被轻易否定。随着时间的推移,后来形势的发展充分证明了方总提案的远见。 

对省城济南的城市建设与规划,方总更是关注非常。他对大明湖的评论极有见地:“一览无余!”认为没有景深的大明湖仅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少有游览的价值,不足以吸引游客。他力主拓开由千佛山至大明湖的林阴大道,并取名“湖山路”,沿途串连植物园、趵突泉、珍珠泉、曲水亭等济南特色景观。这样不仅能把几大景区整合起来,而且,在盛夏时节会将南部山区的清风凉意,畅送“火炉”济南城区,有效的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和提升旅游形象。 

1991年为打开东西向主干道,济南市决定拓建经七路东延长线(今“泺源大街”),已有百年历史的“万竹园”的南部小庭院和翠竹廊道正处于规划红线边缘,面临部分拆迁问题。因为该园是济南解放后少有的保存完好、兼有南北特色的传统园林,极具历史文化意义和旅游价值。市民对此关注度极高,出现众多年老市民聚集该园门前阻止拆动的事。园林管理部门及时向上级反映此情况。方总闻讯心急如焚,不仅以专家身份出面力挺完整保护园林的方案,并亲往首都北京请来建筑规划权威专家、清华大学的吴良镛教授,召集省市相关专家进行论证,敦促市政府有关部门制止了开发商的不当做法,成功地将“万竹园”完整保留纳入趵突泉公园。 

1995年方总极其认真地参加了南水北调的讨论,认为解决山东水资源短缺的根本出路在于北调长江流域的客水。他同赵衍庚、邓从豪、侯国本等省内74位有关专家联署上书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中东线结合的方案,成为决策的得力参考。 

水泊梁山是山东省的重要的特色文化之一,方总也为之花费了不少心血。由他的公子执笔的梁山旅游区的规划,得到他许多重要指导。 

年迈退休后方总依然关注省城的发展,2000年泉城路改造规划公示。他拄着手杖登上泉城广场名人廊的多级高台阶,到二楼仔细观看浏览,并对职守人员提出了长达4页的真诚意见,市规划局的工程技术人员深受感动。 

方总对济南硕果仅存的特色老城区的芙蓉街、曲水亭街、县西巷、王府池子等古旧街巷爱护有加,多次亲自踏勘,做出详细规划。2000年7月接受记者采访时较详细地讲述了他的改造构想:开发芙蓉河、修复文庙与瞻太楼、修复抬高曲水亭街、修缮提升街区民居等等。现在,这条百年老街已在政府的全力复建中。“花墙文庙芙蓉水,食斋茶肆柳映楼”,方总心目中的民俗古巷会逐步呈现在泉城的美景之中。 

基于人本、生态的建筑理念,怀着对省城的深厚感情,方总的畅想更加深远。他登上千佛山翘首北望,把目光投向济南名胜“齐烟九点”的最高之山——华山。此山亦名华不注山,海拔197米,孤标特耸,古代曾被大面积的莲子湖环绕,犹如含苞欲放的荷花玉立水中。诗仙李白赞之曰:“昔我游齐都,登华不注峰;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它与西边平坦徐缓的鹊山,在湖水和密林的衬托下,迷离相映,历来传为济南城北之佳景。华山之阳有宏伟壮丽的华阳宫古建筑群,还有错落有致的多处庙宇,庙院内古柏森森,庙前有华泉汩汩。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的传世名画《鹊华秋色图》就描绘了这一带的绮丽风光。吟着太白的诗句,慕着名画的意境,方总浮想联翩,为之构思了重新焕发青春的创意:大力引水恢复华山四周的水面,广植芦苇和荷花,取名华山湖。开挖河道,逶迤向南,与大明湖、芙蓉河、环城河等巧妙联通。沿河两岸,更把齐鲁的著名景观择优依次缩建。届时,一城之中竟有河湖港汊绵延十数公里,从城市中心的南门码头登上游船蜿蜒北去,欸乃声中悠然饱览半城秀色。黄河之南、泰岳以北,有此潇洒的泉水名城,必会成为举世闻名、卓而无双的风景线!如此瑰丽的构想给予了国家工程院吴良镛院士重要启发,他在2003年10月中国建筑学会成立50周年大会的报告中,和对济南城市风貌带规划研讨会上的发言中都谈到,时隔多年,再看大明湖,高楼林立破坏了大明湖天际线与湖区宜人的尺度感。曾经以大明湖为中心而著称的济南城又如何去规划呢?百思不得其解,颇为焦虑!吴良镛院士说:后来想起了我的一位老学长、山东资深建筑师方运承先生早先也有开发“华山”之议。经亲自考察周边环境感到山形甚佳,华山地区多未开发占用,于是借鉴秦代经营咸阳、唐代兴建洛阳等历史经验,以南部千佛山为基点,北经大明湖开发新水系,再造环境特色,串连传统风貌带;以华山和鹊山为阙,引小清河水及湿地形成“北湖”,与大明湖映带南北。形成精心建设“鹊华历史文化公园”,把古城济南从“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提升为“城以山川湖泉胜”的新思路,为意境高远的规划远景指出了方向。吴良镛先生深情抒怀:“借‘名画’之余晖,点江山之异彩。谋城乡之统筹,福百代之子孙。”语云:诗心佛心,心心相印。从方总和吴院士的身上我们看到,优秀建筑师的诗心和对城市规划的人文关怀之心,确是心心相印的。 

当前,省城迎来了承办十一届全运会的发展良机,奥体文博区、大学城、园博园、高铁西客站等新建筑群正相继闪亮出世;灵岩寺、千佛山、名泉群、大明湖等传统特色标志区将焕发青春。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济南正依据国务院批准的新的城市总体规划,建设现代化的魅力之城,带动全省打造出和谐、壮丽、可持续发展的齐鲁新风姿。我们的方总当可笑慰于九泉了。 

(撰稿人:王令光)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