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山东民盟贤达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民盟贤达

 

记童第周的生活伴侣和科研益友叶毓芬 

 

叶毓芬(1906—1976),浙江镇海人,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历任同济大学讲师、复旦大学讲师、山东大学动物系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副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夫人。童第周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凝结着叶毓芬的心血。有人统计,夫妇俩合作的科研论文,占童第周主要论文的69%以上。童第周、叶毓芬二人被誉为中国生物学界的“居里夫妇”。 

叶毓芬原籍浙江镇海,1906年3月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家里在上海开了几家钱庄。她是父亲第二个妻子所生,第一个妻子生有两个女孩,两个男孩,姐姐和哥哥都欺侮这个小妹妹。后来她有个姐姐和裁缝相爱,家里不同意,她们私自逃走了,以后家里不让她进门,只有叶毓芬还经常去看她姐姐,她很不同意家里的这种做法。叶毓芬的父母早亡,父母去世后,钱庄都被别人抢去,家里只剩下几亩田。她的姨妈徐家是知识分子家庭,姨妈帮助她上中学(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并寄居在姨妈家。毕业后,做了一年小学教师。 

叶毓芬的爱国思想很浓,在那个时代,反日本侵略最积极。她是女子师范学生,经常参加学生运动,是女子学生代表。因此,学校要开除她,后来托人说情,才没有被开除。 

1926年由童第周中学老师介绍,叶毓芬认识了童第周,她当时在宁波女子师范学校念书,此后他们开始通信,童第周到宁波时就见见面。师范学校毕业后,童第周设法让她转到复旦大学读生物系,两年后转至南京中央大学。在复旦大学念书时,童第周及童第周的三哥给她供给。 

童第周的同学在宁波搞了个刊物,叶毓芬也积极投稿,但她们当时对国民党和共产党还分不清。当时,叶毓芬原想搞政治,想考党务学校,以此救国。后来,考取了国民党党务学校,读了两个月,感到与自己“救国”的目标相差太远,就私自跑掉了,去复旦大学念书。 

1930年1月童第周出国前半年,叶毓芬和童第周在一个旅馆里结婚,仪式很简单。她当时还在复旦大学生物系念书,结婚时他们什么都没有,生活是艰苦的。结婚后叶毓芬才去中央大学做学生,毕业后在中央大学做助教。 

结婚半年,童第周远涉重洋,来到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比京大学,师从欧洲著名教授A·布拉舍和A·达克。学术收获甚丰,而生活却十分清苦。他租住在一间狭小的门楼里,渴了喝白开水,饿了吃干面包,他虽然申请了奖学金,但迟迟未见结果。在国内,叶毓芬大学毕业前夕生了第一个女儿,暂时住在蔡堡教授家里。那时候,毕业即失业,何况她又是有一个孩子的年轻妇女。当她怀着喜悦和忧愁的矛盾心情,把女儿诞生的消息告诉丈夫的时候,正好丈夫的来信也飞到她的手里,展信得知,丈夫那边同样遇到生活的更大困难。就在这内外交困的时刻,多亏他们的老师蔡堡给叶毓芬找到一份大学助教的职位。从此,叶毓芬在从事教学、养育孩子的同时,又挑起了资助丈夫的重担。 

童第周回国后,本来还应该回到中央大学任教,但当时蔡堡教授已离开中央大学,到浙江大学去了,他不让童第周回中央大学,并介绍童第周到山东大学(青岛)当教授。叶毓芬就辞去中央大学的工作,一同到山东大学。在山东大学刚开始时叶毓芬没有当助教,只是在家帮童第周搞研究工作。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山东大学奉命南迁。童第周带着妻子儿女在兵荒马乱中逃到四川,先后在内迁的中央大学、同济大学等校任教。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在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的情况下,夫妇俩一直坚持科学实验。没有仪器,叶毓芬变卖了衣物,在旧货摊上买了一架双筒显微镜使用,没有专门实验室,就在学校附近的简陋小屋里搞实验。在四川宜宾李庄一个小镇,没有电灯,白天就利用自然光,晚上点煤油灯,两人日以继夜,完成了鱼类卵子发育能力和蛙胚纤毛运动机理分析的论文。当时,英国的J李约瑟(JNeedham)博士来华考察,见到在如此条件下完成这样高水平的论文,连连赞叹:“奇迹!科学史上的奇迹!”他们的实验条件差,生活条件更差,有时只能靠举债过日子。儿子童孚中小学下课后一个人留在家里,想请保姆又没有钱。有一天,这孩子独自走出家门溜到江边,爬上无人看管的一只小船,当童第周夫妇急切地找到那里时,小船正在激流中漂转着,幸好没有发生意外。有段时间,只好让转学过程中停学的大女儿夙明照看弟弟。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山东大学在青岛复校,夫妻重返海滨城市青岛,一同在动物系任教(童第周兼动物系主任)。师生们原本以为可以在平静的环境中治学读书了,怎奈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挑起了内战。1947年6月2日,山东大学师生掀起“反饥饿,反内战”的浩大游行示威和签名抗议活动,叶毓芬和丈夫坚决站在进步学生一边。在反动军警进行镇压的腥风血雨的日子里,叶毓芬和丈夫形影相随。每天晚上,他们把孩子安置睡了,就和另外两个同事一起,在昏暗的灯光下,悄悄剪辑被反动派禁止发行的报纸上的有关报道,然后投寄到外地去,以公布真相,扩大影响,争取外地的支持。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童第周、叶毓芬夫妇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1950年童第周兼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海洋研究所前身)主任,1951年任山大副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兼生物地学部副主任,同年从青岛调到北京。他们精神振奋,不断在细胞遗传学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童鱼”的诞生就是一个奇迹。每逢文昌鱼(实验用)产卵季节,夫妇俩常不分昼夜地连续在实验室里工作几十天,观察、记录、解剖、实验,积累数据,探索奥秘。童第周的大部分科研成果,都凝结着叶毓芬的心血。叶毓芬工作非常突出,观察仔细,甲是甲、乙是乙,反复观察。统计也非常仔细。她总是反复计算,以求绝对准确。 

在十年动乱时期,童第周夫妇,曾被一些人当作“反动学术权威”进行批判。他们的爱情生活又一次经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有人强迫叶毓芬揭发检举童第周,叶毓芬横眉冷对、斩钉截铁地说:“我和他一起生活了几十年,我了解他,他不是你们说的那种人!”对方厉声斥责她:“都什么时候了,你还要保童第周?”叶毓芬从容地回答:“说保就保吧,我了解他,才要保他!”每当叶毓芬在批斗会上、劳动现场远远看见丈夫瘦弱的身影,她的心就像刀割一样。 

1973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童第周夫妇和他的伙伴们展开了细胞遗传学的研究工作。1976年1月8日,惊闻周恩来总理与世长辞噩耗,童第周夫妇的心情都十分悲痛。叶毓芬的心脏病一直比较严重,受此噩耗刺激后,更是一蹶不振。3月5日那天早上,因病在家休息的叶毓芬听说严绍颐要到广西去出差,生性重情重义的叶毓芬就一个人摸到实验室,嘱咐严绍颐代她向在广西水产研究所工作的学生和朋友们问好。严绍颐见叶毓芬脸色非常不好,行动迟缓,就劝她赶快回家休息,并一直把她送到了动物所的大门口。下午出差前去向童第周告别时,就顺便说了叶毓芬的情况,劝老师早点回去陪陪师母。童第周原来认为他又不是医生,在家陪着也没用,又治不好她的病,但严绍颐认为有亲人陪着,至少病人的心情会好些,童第周被严绍颐说动,答应马上就回家去陪陪叶毓芬。但有些事情是无法弥补的,童第周正准备回家,家里的电话就到了,叶毓芬病危。3月11日,抢救无效去世。 

半个世纪以来,童第周和叶毓芬很少分开过。叶毓芬突然病逝,童第周万分悲痛,深感茫然。他俩共同工作的实验室只剩下童第周一个人了,但他睹物思人,一直保存着叶毓芬在世时使用的桌椅和实验用具,每天上班都要将它们擦拭一遍,像是要等待妻子安详地走来和自己一起做实验似的。“我要是早点带她到大医院去看看就好了”,这是童第周在叶毓芬去世后常常自责的一句话。 

据童第周之子童时中回忆:“母亲的去世给父亲带来沉重的打击、无限的悲痛,常见他坐在那里陷入痛苦的深思,他流着泪对我们说,我对不起她,她这几天不舒服,我没有陪她去看病,她工作成绩很出色,但由于我,她却未能升为教授。”20世纪30年代初,叶毓芬从中央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40余年,有相当多的科研成果,论资历,论水平,早就应该被评为教授了。60年代,有个日本代表团到中国访问,拿着一本书指着书上叶毓芬的照片,指名要见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当时形势下未能会见),却不知这位他们眼中的著名科学家至死都只是个副研究员。原因就是童第周一直是叶毓芬所在单位的领导,叶毓芬的晋职材料一次次报到他手里,却一次次被卡下了,把名额让给了别人。在山东大学的时候,叶毓芬就有资格提教授了,但童第周当时是校务委员会负责人,把她拿掉了。到北京中科院动物所工作后,副研究员中曾有两个提升研究员的名额,大家都说叶毓芬发表那么多论文,这回总该轮到她晋升了吧,但任所长的童第周又把她给拿掉了,把机会给了别人。 

叶毓芬与群众得关系很好,对人很热情。在中央大学时是如此,到了青岛山东大学,后来又到北京,群众关系都很好,都能平等待人,没有特别高傲的思想。叶毓芬家用保姆,用一个就一直用下去,不用再换。因为她把保姆看作自己家里人一样。从青岛到北京来工作,带来一个保姆,一直用到文化大革命,有一段时间不准用保姆时,才让她走的。保姆还掉眼泪不想走,临走时叶毓芬还给了她一年的工资。叶毓芬认为只有分工不同,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 

青岛市刚解放时,成立民主党派,当时民盟领导人一定要童第周参加民盟,童第周不愿参加,并说“要参加就参加共产党”,后来民盟领导人到童第周家里来做工作,叶毓芬就先参加了,在民盟她很活跃。后来华岗校长要童第周参加,帮助党做知识分子工作,童第周也参加了民盟,后为民盟青岛市委主任委员。而民盟山东大学小组由叶毓芬来负责。由于她工作积极,离开青岛市时,青岛市委统战部把她的情况反映给北京市。到北京后,叶毓芬兼任民盟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的职务,并当选为海淀区人大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叶毓芬一生追求加入共产党,却未能如愿,主要是因为年轻时进过一段国民党党务学校,两个证明人找不着了,一直拖下去,直到去世。这是她一生中最大的遗憾。 

(撰稿人:吴士美)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