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盟员、“中国好老师”赵蕾
科普新作出版
近日,由“中国好老师”、民盟山东师范大学委员会委员赵蕾教授领衔科普团队倾力打造的《小学语文里的生物世界》出版发行。
图书共200页,全部彩色印刷,600多幅彩图加上生动的文字,将枯燥难懂的科学术语化身如诗如画、童趣盎然的科普美文,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五彩斑斓的生物世界,让语文学习成为生命与生命的对话,让孩子们在润物细无声中爱上阅读,爱护生命,崇尚自然,走进生物的世界,探索语文的天地。
赵蕾,民盟盟员,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科普创作协会会员,出版两部双语教材,创办了“手拉手烛光筑梦科普团”,在城市社区和农村开展科普助学活动150余场次。教学事迹被《中国教育报》《教育家》《齐鲁晚报》、学习强国平台等20多家媒体平台深度报道,并受邀参加全国榜样人物访谈节目《身影》。先后获评首届“中国好老师”、“第二届泉城女性年度榜样奉献女性奖”、“走遍中国,寻找最美教师”杰出奖、“民盟山东省委社会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民盟省委宣传部)
图书介绍:
动物植物,二十家族
当你翻开课本看到某种动物或植物时,你的脑海中一定会跳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吧?蜘蛛是用嘴巴吐丝吗?小龙虾是大龙虾的宝宝吗?大熊猫到底是熊还是猫?花生是如何钻入地下的?樱桃树开的花是樱花吗?法国梧桐是来自法国的梧桐吗?这本书不仅告诉你答案,还把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12册中出现的250多种及拓展的50余种动植物分别放在10个动物“家庭”和10个植物“家庭”中,每个“家庭”出场前都用一段经典“独白”闪亮登场,最后以一段精彩的升华版“尾声”完美谢幕,即是对本章内容的总结,又将美德教育蕴含其中。而“家庭”中的每位“成员”又是怎样出场的呢?
家族内部,牵手相连
你或许会怀疑,课文里真的有这么多生物吗?是的,不仅如此,它们之间还潜藏着你想象不到的神秘关系呢。你看,鸟是课文中出现最多的动物,它们聚会在这里,用一声“què”,引来了课文里所有的“雀”和“鹊”,用一个“yīng”诱出了诗词中的“莺”和“鹰”,猫头鹰是鹰吗?猫头鹰捕鼠,翠鸟捕鱼,啄木鸟治病,黄鹂唱歌,鹦鹉学舌……咦?原来鸡、孔雀、企鹅也是鸟?你见过它们飞吗?寒号鸟不是鸟为什么可以飞呀?到底哪些鸟不会飞,又有哪些会飞的不是鸟?一串串问题将“家族”中的每位“成员”带到你的面前,再通过它们之间的某种特点或内在联系甚至以童话或故事的方式巧妙衔接,让你沉浸阅读,享受阅读,欲罢不能。
科学文化,交相辉映
你以为这本书只有课文里的生物这么简单?那你可太小看它了,这本书既有趣,又有料!就连课本中的古诗词和成语也前来助阵呢。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到底“为谁辛苦为谁甜”?飞蛾为什么扑火“自取灭亡”呢?“春蚕到死丝方尽”是真的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莲花就是荷花吗?为什么会“藕断丝连”?“萍水相逢”“昙花一现”……又蕴含了哪些生物学知识呢?读读这本书吧,它不仅会令你恍然大悟,还能让你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原来古诗文中还蕴含着这么多的科学呐!
图文并茂,妙趣横生
你一定吃过火龙果吧,可你见过像流星锤一样的火龙果树吗?你找到了香蕉的种子、无花果的花和蜗牛的牙齿吗?想不想和我一起窥探蚂蚁巢穴的精致构造,重返牛肚子揭秘四个胃的结构,追踪蝌蚪变身青蛙的神奇魔法?翻开这本书吧,书中的每一幅插图都为你精心挑选,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整体还是局部,我们都为你呈现生物最真实的姿态。生动的文字相遇精美的插图一定让你眼界大开。还有那些有趣的小知识,比如,“为什么给‘我’起了个屎壳郎的名字?”苍蝇为什么喜欢粪便?穿山甲能穿山吗?遇到熊,装死可以逃生吗?等等,363个趣味问答将你置身于多姿多彩的生物世界,让你在趣味中阅读,在快乐中成长。
购买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