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青岛市委建议被中共青岛市委书记
李群同志批示
近日,民盟青岛市委一份《关于调整胶州湾隧道通行费用,加快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的建议》,引起了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副书记、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新起先后对建议做了专门批示。10月29日,青岛市召开“调整胶州湾隧道车辆通行费标准”新闻发布会。按照会上公布的调整方案,隧道通行费标准由30元/车次下降到20元/车次,91%的收费车辆将因此受惠。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民盟青岛市委的建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作为青岛市确定的蓝色经济发展两大战略重点区域之一,西海岸经济新区是构建大青岛格局、实现青岛市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一翼,甚至被誉为青岛的“浦东”。但也如同黄浦江分开浦东、浦西一般,青岛市东、西海岸也被胶州湾所阻隔,影响着人才和资源的有效交流。青岛市在两年前相继修建起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隧道,从此“天堑变通途”;然而,胶州湾跨海成本过高,使得通行费居高不下,让胶州湾隧道在西海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显出几分尴尬。而取消收费,胶州湾东侧的城市交通又要面临巨大挑战。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跨海通行费该不该调整?如何调整?这一问题引起了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青岛市委主委王修林的关注。在一次关于西海岸经济发展的调研中,他建议民盟青岛市委迅速成立调研组就隧道通行费问题展开调研。“交通是个大问题,我们一定要做,而且要赶紧做。”随后,民盟青岛市委积极开展了数次调研活动,并围绕隧道通行费调整规模和市内交通规划等关键问题召集盟内专家进行了论证。
通过调研,民盟青岛市委发现,胶州湾隧道亏损严重与车流量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隧道投资成本测算,隧道日均保本车流量为4.93万辆,而开通一年的日均通车量仅为1.7万辆,刚过保本量三分之一,主营单位年亏损3.28亿元,日均通车量过少造成了资源严重闲置。而另一方面,过高的通行费用远远高于人们的养车费用和交通补贴,甚至有私家车主选择在隧道附近停车换乘公交的怪象发生。“一方面隧道‘吃不饱’,另一方面市民‘不敢跑’,闲置和浪费了资源。”调研组成员、民盟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江玉民说。
经历反复调研和论证,民盟青岛市委最终形成了《关于调整胶州湾隧道通行费用,加快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的建议》,意在突破胶州湾隧道收费瓶颈,进一步加大对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支持。建议指出:要借鉴上海、厦门、南京等地跨海、跨江收费的经验,采取分步骤降低隧道通行费用:10年内原收费标准每车次下降十元,在政府支付完隧道剩余成本之后取消收费;要转变依靠收费解决资金问题的传统思路,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经营力,通过税费优惠降低隧道运营成本、对公交车落实补贴、赋予附属设施经营权吸引市场资源、加大土地储备力度通过土地增值筹措资金等方式,统筹解决隧道建设资金回收和运营问题。
针对车流量增加给隧道周边交通形成的压力,民盟青岛市委在建议里进一步指出:要充分考虑交通联系需求和交通走廊的分布,加快老城区交通疏导干道建设速度,提前考虑化解隧道车辆压力问题;并就尽快完善隧道东海岸出口附近的高架路、环湾大道建设,拓宽作为青岛交通干道的胶宁高架路,规划建设第二条跨海轨道等问题分别提出了建议。
目前,这些建议也被有关部门采纳,并逐步得到落实。其中,隧道东部出口附近的新冠高架路已经全线开工,在减缓隧道收费下降、车流增加带来的交通压力的同时,也将改善青岛市区域快速路网的结构性问题。
(民盟青岛市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