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各级动态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各级动态

 

民盟青岛市委建议再获阶段性成果 

——胶州湾隧道通行费继续下调 

近日,胶州湾隧道通行费再次下调至10元/车次,标志着民盟青岛市委多年来围绕胶州湾隧道通行费所提建议“分步骤取消胶州湾隧道收费”再获阶段性成果。调价首日,车流量即创下年内新高。 

多年来,民盟青岛市委一直关注胶州湾隧道收费问题。作为青岛市确定的蓝色经济发展两大战略重点区域之一,西海岸经济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是构建大青岛格局、实现青岛市在新时期发展的重要一翼,被誉为青岛的“浦东”。但也如同黄浦江分开浦东、浦西一般,青岛市东、西海岸也被胶州湾所阻隔,影响着人才和资源的有效交流。青岛市在两年前相继修建起胶州湾跨海大桥和隧道,从此“天堑变通途”;然而,胶州湾跨海成本过高,使得通行费居高不下,让胶州湾隧道在西海岸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显出几分尴尬。而取消收费,胶州湾东侧的城市交通又要面临巨大挑战。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跨海通行费该不该调整?如何调整?这一问题引起了青岛市政协副主席、民盟青岛市委主委王修林的关注。在一次关于西海岸经济发展的调研中,他建议民盟青岛市委迅速成立调研组就隧道通行费问题展开调研。“交通是个大问题,我们一定要做,而且要赶紧做。”随后,民盟青岛市委积极开展了数次调研活动,并围绕隧道通行费调整规模和市内交通规划等关键问题召集盟内专家进行了论证。 

通过调研,民盟青岛市委发现,胶州湾隧道亏损严重与车流量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按照隧道投资成本测算,隧道日均保本车流量为4.93万辆,而开通一年的日均通车量仅为1.7万辆,刚过保本量三分之一,主营单位年亏损3.28亿元,日均通车量过少造成了资源严重闲置。而另一方面,过高的通行费用远远高于人们的养车费用和交通补贴,甚至有私家车主选择在隧道附近停车换乘公交的怪象发生。“一方面隧道‘吃不饱’,另一方面市民‘不敢跑’,闲置和浪费了资源。”调研组成员、民盟青岛市委驻会副主委江玉民说。 

2012年,经历反复调研和论证,民盟青岛市委最终形成了《关于调整胶州湾隧道通行费用,加快推动西海岸经济新区发展的建议》,意在以隧道周边交通建设情况为基础,逐步突破胶州湾隧道收费瓶颈,进一步加大对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支持。建议指出:要充分考虑交通联系需求和交通走廊的分布,加快老城区交通疏导干道建设速度;尽快重新启动新疆路与鞍山路高架及环湾大道接线工程建设,使鞍山路高架分流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为降价放大隧道通行量奠定基础;以周边交通建设情况为前提,借鉴上海、厦门、南京等地跨海、跨江收费的经验,分步骤降低隧道通行费用。 

这份建议以其科学性和前瞻性,引起了青岛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关注:中共青岛市委书记李群同志,副书记、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张新起同志先后对建议做了专门批示。不久后,建议逐步被有关部门采纳并落实:隧道东出口附近的相关干道相继开始建设或在原有基础上拓宽,在缓解隧道车流增加带来的交通压力的同时,青岛市区域快速路网的结构性问题也得到了进一步改善。以此为基础,胶州湾隧道收费也逐步作出调整:当年内隧道通行费即由30元/车次下调至20元/车次,两年后调整为15元/车次。近期,随着新鞍高架的正式建成通车,隧道收费再次下调为10元/车次。 

民盟青岛市委表示,还将进一步关注隧道收费下调后周边交通压力问题,为胶州湾东、西两岸互联互通、同步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民盟青岛市委)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