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黔同心共育桃李 青蓝携手齐绘新篇——贵州草坝小学第三批教师来临沂开展教育共建活动纪实
四月的沂蒙大地春潮涌动,4月6日至18日,贵州草坝小学第三批来临沂参加教育共建的4位教师跨越千里,在民盟罗庄区基层委员会全程保障下,开启为期两周的沉浸式教育共建之旅。
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民盟临沂市委会主委孟凡明对本次活动高度重视。他指出,教育帮扶是民盟服务社会的核心使命,要以“鲁黔同心”之力,共筑教育均衡发展的“连心桥”。此次帮扶活动是民盟组织深化“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品牌的延续,也是鲁黔两地教育工作者携手探索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教育创新的生动实践。
文化润心,厚植传承根基
4月13日,民盟罗庄区基层委员会组织草坝小学教师走进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开启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对话。当《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的竹简真迹展现在眼前时,教师们驻足凝望,沉浸于竹简承载的智慧长河。“这些竹简不仅是军事典籍,更凝聚着古代教育思想的精髓,让课本里的历史变得触手可及。”草坝小学的教师感慨道。从竹简的保存技艺到文字背后的历史脉络,老师们在墨香中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厚重传承。
同日,草坝小学教师来到顾里书院参加了民盟临沂市委会“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在明清风格的书院建筑群中,感受到了顾里书院既是孔子文化精神的延续,更是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融合的创新平台。老师们现场体验雕版印刷、金石传拓等非遗技艺后,纷纷表示要将这种“活态化”教学方式融入山区课堂,让传统文化在乌蒙大地焕发新生。
服务暖心,彰显责任担当
民盟罗庄区基层委员会以细致入微的服务为本次活动保驾护航。盟员代表全程落实“点对点”接送服务,从机场接机到每日往返北城小学的交通保障,确保教师行程无缝衔接。为帮助贵州教师快速融入本地生活,盟员代表在临沂地图上,详细标注公交线路、文化场所及生活服务设施,指导公交系统使用,让老师们轻松实现“公交自由”。
在生活保障方面,以“家常味”传递沂蒙热情,通过糁汤、沂蒙炒鸡等特色美食,让贵州教师们在味蕾中感受临沂风情,他们表示:“从接机时的暖心问候到公交卡使用的贴心指导,每个细节都倍感温暖。”民盟罗庄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委邱建航带领服务团队,以“需求不过夜”的服务标准及时响应教师诉求,展现了民盟基层组织的社会责任感。
教育连心,共促均衡发展
在北城小学的深度教育共建中,草坝小学教师通过课堂观摩、教研研讨等形式,系统学习项目化学习、跨学科融合等创新教学模式。两地教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课后服务设计等议题展开多轮交流。教育帮扶的实质是思想的碰撞与经验的共生,两周的跟岗实践中,草坝小学教师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更将沂蒙教育改革的鲜活经验转化为助推山区教育发展的实践方案。这种“山海同频”的互动,正为教育均衡发展注入源源动力。
未来同心,擘画协作新篇
随着第三批活动圆满落幕,民盟临沂市委会将持续深化帮扶模式,推动文化融合、教学融通、资源融汇“三位一体”协作体系。通过推广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经验、完善线上教研共同体、搭建帮扶需求对接平台,进一步强化鲁黔教育协作的深度与广度。
民盟“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帮扶策略,正让教育协作的种子在两地生根发芽。从银雀山的竹简文脉到顾里书院的翰墨馨香,从接机时的春暖花开到送别时的硕果盈枝,民盟临沂市委会以教育为笔,在鲁黔山河间绘就优质均衡的壮美画卷。
供稿:民盟临沂市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