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省委会文史委举行纪念梁漱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
11月19日下午,民盟山东省委会文史委在济南举行纪念梁漱溟先生诞辰130周年座谈会。民盟省委会组织部部长田中元,民盟省委会委员、学习研究委员会主任、民盟济南市委会副主委张爱波,省直科技总支主委翟树刚,山东农业工程学院支部主委赵琳,梁漱溟读书会副秘书长于肖寒及部分支部盟员应邀参会,文史委全体委员参加座谈会。民盟省委会文史委副主任李娅丽主持会议。
与会人员学习了7月20日人民日报文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调》,共同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拍摄的人物纪录片《先生梁漱溟》,省直科技总支主委翟树刚、梁漱溟支部盟员王大超、民盟省委会文史委副主任燕慧进行了主题发言。
翟树刚认为梁漱溟的哲学思想演化路程经历了传统文化批判与反思、实践探索与社会改革、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以及晚年思想的转向与总结四个阶段。梁漱溟从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出发,逐渐转向实践和改革,并将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哲学观。梁漱溟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提出了心灵救赎的理念,思想逐渐转向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总结。
王大超介绍了梁漱溟先生的生平、在邹平进行的乡村建设活动以及与民盟的关系,总结了梁漱溟留给民盟的宝贵遗产与财富,并重点介绍了梁漱溟对民盟成立、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性贡献。
燕慧认为梁漱溟先生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对当下乡村振兴依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一方面必须保障农民作为公民的权利、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培育农民参与乡村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推动乡村共同体建设,这是乡村“主体力量”的形成过程,也是对乡村社会的重塑。
山东梁漱溟读书会副秘书长于肖寒介绍了梁漱溟读书会的基本情况和梁漱溟在北京什刹海讲学的故事和经历。梁漱溟读书会主要围绕梁漱溟先生的著作和人生故事,已经开展了线上线下119场读书分享活动。
莱芜区教育支部盟员尹祚鹏认为梁漱溟先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者圣贤情怀值得继承发扬。建议挖掘文献史料,进行系统整理,撰写创造性的文史研究成果。
民盟省委会委员、文史委主任张成就本次座谈会作了总结发言。他说,面对国家的变局、人生的彷徨,梁漱溟先生选择了主动担当、积极进取。他的责任担当、独立思考,值得我们后人认真学习。他指出,梁漱溟先生的思想对当今乡村振兴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全体委员要以民盟先贤高尚品格和伟大精神为指引,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
20多位盟员进行了书面发言,并汇编成《一生拼命干的人》。
(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