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扶贫帮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扶贫帮困

 

一、发扬传统,搞好“三下乡”活动。

五年来,山东民盟各级组织因地制宜,开展多种形式的“三下乡”活动,受益者达数万人次。仅临沂市盟就组织活动20余次,为群众义诊5000多人次,受到当地政府和群众的热烈欢迎。各地开展的“三下乡”活动,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二、深入持久的搞好扶贫助教活动。

民盟山东省委捐助鲁西北贫困地区小学课桌椅120套;民盟山东省委妇委会发动广大女盟员,开展“扶贫助教,关爱女童”活动,2003-2005年共集资4万多元,以及近万元的图书和音像资料,资助了济南南部山区凤凰岭小学和泉泸小学。妇委会还对宁津县8名贫困女童进行“一对一”教育资助。盟省委根据吴老生前遗愿,把吴富恒藏书3000余册,全部捐赠给三所民办高校。五年来,全省各级盟组织及盟员捐资助学、扶贫帮困累计达812.07万元。民盟省委和民盟济宁市委还与当地统战部的扶贫点建立常年扶助关系。

三、采用新的助学模式。

盟省委发动盟员捐资助学,每年资助宁津县30名贫困学生接受为期三年的职业教育培训,并帮助就业,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全省盟员共计捐款62800元,首批资助的25名学生已经入学。

2005年,民盟青岛市黄岛区委与拓谱学院共同创办的一个公益性教育机构 “爱心助学站”,助学站实施两个百名工程,旨在为我国内陆贫困地区的特困生提供免费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且毕业后免费安置就业。待这些学生就业后,在一定时间内,用其收入的一部分,与学院共同资助帮扶新一届特困生,以实现扶贫助学的爱心传递。2006年,李重庵副主席专程到“爱心助学站”考察。目前,“爱心助学站”已逐步发展成为民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的一个品牌,已有近200名学生从中直接受益。 在民盟中央与民盟青岛市委的积极推动下,2007年,50名甘肃贫困学生得以进站学习,学院为他们命名为“春华班”。据了解,这50名学生全部来自甘肃省的定西地区,个个品学兼优,因家庭经济困难,中学毕业后将面临辍学的困境。“爱心助学站”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再次接受教育的机会,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为期2年的免费职业教育。学生代表杜永琴在发言时表示,一定会加倍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学成之后将为“扶贫助学与爱心传递工程”积极贡献力量,以实现爱心助学的代代传递。

 




文章纠错

邮箱
手机
纠错内容
验 证 码